安图誉为“长白山第一县”,风光大美、人文荟萃,是长白山区璀璨的明珠。在安图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感人故事,笔者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宣统《安图县志》卷五、卷六对安图建县前的重大事件进行了记载和考证。大事记写到:“完颜崛起,在县境发祥,内治外交,史藉昭垂,班班可考。惟元、明事迹较少。至国朝,勘定之初,征服诸部,史不绝书。”
卷五、卷六中的金匪记、归化记、匪乱记等记载了一些历史人物和安图之间发生的故事。
张凤台,字鸣岐,河南安阳崇义村人。生于清咸丰七年( 公元1851年)。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考中举人,光绪廿一年登进士第,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五月,荣调东北、擢升长春府知府,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四月赴长白塔甸,旋任长白设治公所设治委员、知府衔。
在督办刘建封、许中书等人考察长白山,勘分奉吉两省界线时,他为刘建封不畏艰险、历尽艰辛完成查勘长白山一事而感动,赋诗《赠刘建封查勘长白山》,诗中写道:“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信是君身真有胆,梯云驾雾慑蛟龙。”
在筹办安图、抚松两县设治时,面对“外患”、“内忧”、“财困”、“粮艰”、“业敝”等实际困难,他召见长白府及安图、抚松两县耆老民众,集思广益,详加谧考,依据勘查实考所得各具条陈,与刘建封等官员向东三省总督提出了《筹边十策》,即“占江权,驻工兵,厘韩籍,捷交通,崇府体,励边吏,辟荒徼,通银币,储饷需、扩学警。”
张凤台在长白设治公所任职一年零七个月,本着“面向华夏,服务桑梓”的精神,广征博采,苦干不辍,备尝艰辛。他编著的《长白汇征录》,共八卷七十二篇,翔实记载了长白府疆域、山川、兵事、风俗、物产、药类、内政外交、名胜古迹等,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记叙得体、杂然有法,是长白山文化的重要志书之一,是长白府革故图新的一个缩影。
围绕落实《筹边十策》,安图建县之初,刘建封做了积极努力。
《迁旗志》记载:“迁旗一事,提议于长白,实行于安图,筹划备办年余而竣。宣统二年十一月,长白府札饬奉督宪札,开发旗务处呈称:招迁旗户赴安开垦一案,本拟迁一百户,现查真能携眷前往者尚属寥寥,遂议先迁五十户,此项房田尚有余多,未免闲置可惜,现拟变通办法,除先迁之五十户仍照定章办理外,再招旗丁一百名,一并迁往。”
《市㕓志》记载:“设治以来,商民稍稍集合,欲即街基,立东市、西市,而终以人少未果也。惟白露节后,吉省参商,往往萃聚于此,收买山参,丰稔之年,或至万金余,亦三四千金不等。然所携者,率为参票,必售者,至吉林始换官帖。东县境仅数日所用,惟吝饭之费。故虽称为参市,而居民实不用现钱,与县民以吉出售者,无异参商,厘山参他适。故至境收买,其不急于得钱者,仍负往吉林、敦化、营口、珲春各埠出售云。”
《食货志》记载:“县境出金之处最多,而开采者少地名,已列物产志,不复前。杨木条子沟,曾有私淘者,今已废。现惟古洞河、大沙河两厂出产尚多,前属韩边外私抽。设治后,归官自度支司清,领金税票,以备抽收。惟产金多寡,难于预定,故税亦无定额焉。”
《税捐志》记载:“县境,初闻税捐一项,疎节阔目,以恤边黎,而商贩谋利亦不容沽,宽大之名,致亏正课。宣统二年二月,呈请分给统捐并人参、牲畜各税票。奉批:该县未久,地处偏僻,运道尤复艰难,今若适办税捐,恐曾此商民裹足,应俟一二年后,查勘情形,再行试办。”
《韩侨志》记载:“县境,占居者觅韩以为佃。以予以房屋,资以牛,种三年而纳租焉。所耗者,按年分偿,苟无欠租亦借以辟田园而长子孙,与主人龃龉,则驱逐令下。朝封闭而夕转从矣。故韩侨之在县境者,向无自有田产权。宣统二年七月,奉长白府札节转奉交涉司札,开沿边各府所州县居留韩国侨民。转饬安图县,速将韩侨居留年月、户口数目、以及所垦地亩是否佃种,拟系列表分析呈复核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