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被铭记在人们心头!
解说:2004年8月,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扩建改陈工程中,采用声、光、电、立体影像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制作了许多雕塑、背景画、幻影成像相组合的历史景观,包括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这些景观全方位塑造了八路军将士的闪光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叱咤风云的战斗场景。这些历史景观同图表、照片、文物组合,交相辉映。感受窑洞战
窑洞前的那棵老柳树,静立在刺骨的寒风中,树上挂着的那口黑色的铁钟,似乎依然等待着被敲响……
这样的场景,在太行山中许多的乡村仍可见,在纪念馆景区,它成了八路军游击战术演示馆的组成部分。
走进窑洞,一幅幅当年八路军采用游击战术抗敌的纪实图片挂在墙上,炕桌上,一张作战图仍铺在那里。站在窑洞门口望出去,牛槽中还留着牛儿未吃完的草,碾盘似乎刚刚停止了转动。“秘密在地下。”讲解员用力跺跺脚说,“这下面是一公里长的地道!”
跟随讲解员走到牛槽边,经过他的指点,才发现牛槽就是进出地道的一个出入口。通过牛槽,沿着在黄土壁上挖出的土阶一点点下到了地道里,眼睛一时还没适应,枪弹炮声、脚步声以及鸡鸣狗吠、猪驴号叫的声音,便一股脑儿涌入耳中,让人一时辨不清身在何处。“这些声响都是人工合成的!”一旁的讲解员解释道。
在地道中前行,走不多远便会有一道阳光刺进来,“这是瞭望口,也是射击口……”正说着,又有爆炸声传来,“远处的地雷炸响了!”一个游客大声喊道,仿佛成了通信员,在报告着战场上的一个突发情况。
也许每一个参观者都希望变成民兵队员,因为胜仗可是谁都想打的——你瞧,凶恶的日本鬼子到处找不到人,急得在村子里团团转,一个鬼子被引进了窑洞,胆大心细的民兵来了个瓮中捉鳖。一个手榴弹从隐在树下的射击口扔了出来,落在敌群开了花,紧接着,又一个从不同的方向冒出来了,爆炸声把鬼子震得晕头转向……
解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工作人员寻访了几处太行山典型的窑洞战遗址,细致考证研究后,重点设计了展示“鬼子进村”后八路军和根据地民兵利用窑洞战打击敌人的仿真场景,让观众在参观八路军游击战术演示馆时,能亲身体味“拐三弯,设三关;楼上楼,天外天”等八路军游击战术的神奇魅力。一把军号
华北《新华日报》铸字机、民兵英雄缴获的日军指挥刀、响堂铺战斗日军汽车残骸……纪念馆里的每一件看似很普通的展品背后,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如果要选一件物品代表一次战斗,可以选一把军号,因为一场战斗的开始、结束都和它有关。”在第一展厅,解说员指着眼前陈列柜中的一把军号说道,“这把军号虽然残缺不全,有点变形,但是它却印证了巍巍太行的抗日精神。”
这把军号属于一个八路军小战士——崔振芳。
1937年,年仅13岁的崔振芳参加了八路军。16岁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司号员随部队驻扎在黄崖洞。黄崖洞地处太行山脉,由于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被八路军总部首长勘察选中,在这里创建了兵工厂,有力地支援着抗日前线。
1941年11月,日军为了摧毁这座兵工厂,纠集了三十六师团五千余重兵向黄崖洞扑来,当敌人距我阵地100米左右时,崔振芳吹响了军号,八路军战士凭借天险,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疯狂的进攻。11月11日,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日军趁着漫山迷雾,又集中兵力,分三路向我军阵地发起了攻击。连长命令崔振芳和卫世华两位机智勇敢的小战士专门投掷手榴弹,重点把守南口。南口是进入黄崖洞的惟一通道。
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两名小战士毫无惧色,奋不顾身地英勇抗击,战斗中卫世华负伤,崔振芳马上把战友救护下去,阵地上只剩下了他一人。崔振芳就这样孤身战斗在陡崖上,居高临下,投出了100多枚手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