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华社大院内的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外景。(中红网江山摄)
2011年10月26日,新华社历史陈列馆举行开馆仪式。图为李从军社长(门口左)、何平总编辑(门口右)为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开馆揭幕。(新华社历史纪念馆供照,马勇摄)
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序厅。(中红网江山摄)
新华社历史陈列馆序厅内展出的毛泽东主席为新华社所写题词与电报的手迹。(中红网江山摄)
图为1956年4月2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新华社国内分社会议全体同志。(新华社历史纪念馆供照)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华社调研。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是我党最早的新闻机构。社史展厅内,总书记仔细察看了旧时的发报机、手摇马达和现在先进的海事卫星、无人机,了解新华社发展历程。(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新华社历任负责人照片。(中红网江山摄)
图为1952年7月6日,新华社领导与出席总分社会议的同志合影。第一排右起:石少华、吴冷西、穆青、鲁西良、洪流、王匡、陈笑雨;第二排右起:郑景康、王定坤、缪海稜、黄操良、庄重、朱穆之、汪家桦;第三排右起:蒋齐生、邓岗、杨赓、莫艾。(新华社历史纪念馆供照)
江泽民(左三)、李鹏(右三)与新华社几任社长合影留念,左一为吴冷西、左二为朱穆之,右二为穆青,右一为曾涛。(新华社历史纪念馆供照)
图为1930年12月30日红军部队在反“围剿”战斗中缴获的收报机(左),成为新华社前身红中社最早使用的通讯器材,右为红中社使用过的手摇发电机。(中红网江山摄)
延安时期新华社使用过的手摇马达。(中红网江山摄)
新华社烈士名录。(中红网江山摄)
新华社烈士塑像。(中红网江山摄)
展柜中展出的介绍新华社烈士事迹的《血染的丰碑》。(中红网江山摄)
这是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遇难的3位新华社记者遗像,他们分别是李平、黄作梅、沈建图(由左至右)。(新华社历史纪念馆供照)
这是在南斯拉夫牺牲的新华社烈士邵云环。(新华社历史纪念馆供照)
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革命战争时期展板。(中红网江山摄)
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展板。(中红网江山摄)
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改革开放时期展板。(中红网江山摄)
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历史转折期展板。(中红网江山摄)
中红网北京2016年2月22日电(红笔杆)在位于北京宣武门西北角的新华社大院内,有几栋灰色楼房,曾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一届国会的旧址。如今其中的两栋被用作展览馆,它就是被称誉为“中国新闻界第一馆”的新华社历史陈列馆。“新华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是我们党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历史陈列馆馆长高欣这样介绍。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新华社工作历来十分重视
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序厅内,集中展示了新华社的历史与发展。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抗击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的隆隆炮声中宣告成立,同时创建了红中社。
1937年1月,为适应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中央的决定,红中社在延安更名为新华社。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华社的业务活动开始从陕甘宁边区深入到各抗日根据地,成为党中央最重要的“耳目”和“喉舌”。1940年12月30日,新华社创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4年9月1日,正式开播对外英文广播。随着中国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华社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当时,由于敌人的分割封锁,新华社所播发的电讯成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了解中央精神和认识国内外形势的重要消息来源,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发布新闻的主要渠道。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事业迅速发展。1946年5月,新华社总社改组机构,同时向各主要战场派出随军记者或记者团。之后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部队陆续建立前线分社和野战军总分社,在各兵团和军建立分社和支社。1947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新华社留下小部分人员组成工作队,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转战陕北;大部分人员转移到河北省涉县坚持工作。此时《解放日报》停刊,新华社集通讯社、中央机关报和广播电台三种职能于一身,成为党中央指挥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工具。毛泽东同志后来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战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
1947年5月1日,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海外机构——香港分社成立;同年6月10日,新华社第一个驻西方国家的伦敦分社(出稿站)成立,并编印、发行英文新闻稿;次年夏,新华社第一个驻东欧国家的布拉格分社成立;1949年9月21日,新华社平壤分社成立。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逐步统一和调整了全国各地的机构,成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担负起受权发布党和政府重要新闻的职能。
1955年10月,毛泽东同志向新华社提出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听到我们的声音”。这是党中央向新华社发出的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进军令”。按照周恩来同志的要求,在没有建交的国家,先派新华社记者去。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新华社在强化国家通讯社职能的同时,开始积极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道路。
1983年经党中央批准,新华社加快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不断深化新闻报道、通信技术、财务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的改革。近年来,新华社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目前,已在海外设立总分社、分社160多个,新闻信息机构用户数达22000多家,基本实现全球覆盖。新华社拥有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的新闻采集和发布体系,采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报道方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世界发布多语种多媒体新闻信息,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一道被称为“世界四大通讯社”。
新华社工作始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过100余篇新闻稿件,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同志也都为新华社撰写、修改过大量稿件,瞿秋白、博古、杨尚昆、廖承志、胡乔木等同志曾先后担任过红中社和新华社的主要领导职务。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新华社工作做过重要指示。1955年,毛泽东同志要求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150多位新华英烈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新闻史上不朽的丰碑
在新华社历史陈列馆的序厅内,还展示了新华英烈的事迹与风采。
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新闻机构,新华社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从革命年代到和平时期,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前线,还是在危机四伏的灾难现场,新华人用克服一切困难的智慧和勇气为新闻事业奋斗,甚至先后有150多名记者和工作人员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红中社最早的负责人周以栗长期带病工作,他不仅开创了《红色中华》报的多个栏目,还带领大家播发红中社新闻电讯。1934年11月,周以栗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突围时他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7岁;
红中社在中央苏区的最后一任负责人瞿秋白,从20岁起就患上严重肺病。在主持红中社的日子里,他常常坚持写稿审稿到深夜。红军主力长征后,他领导奋战在苏区的红中社人员,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出版《红色中华》4个月,发行24期。1935年6月18日,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年仅36岁的瞿秋白坦然走向刑场,盘腿坐下,饮弹洒血,慷慨就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