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开篇有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是快乐的,交友是快乐的,心胸宽广、博采众长是快乐的。
五月的钱塘,烟雨涵泳千年文脉;西子湖畔,弦歌不辍薪火相传。5月15下午-16日上午,以“弘扬传统文化,创新思政教育”为主题的“浙江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思政教育项目化创新”研讨活动在萧山区市心小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目的在于聚省内一些学校的校级领导和学校德育管理人员共同研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工作中,如何创新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堂中。整个会议结束之时,200余人的与会者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有宽度、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学而时习之、与朋友交、弘扬君子之风的研讨活动。

整个研讨活动之所以选择在萧山区市心小学。不仅是因为萧山这个区域人文资源、教育资源、经济基础扎实,更是因为市心小学办学特色鲜明,学校以“看见孩子、 看见未来 ”为理念,努力让每一个生命在这里有声有色成长。尤为突出的是市心小学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学校特色课程,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校本设计与实践,学校发挥社团第二课堂的作用,运用“互联网+ ”新技术手段,学校开展丰富的戏曲活动和特色课程,致力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戏曲文化的小小传承人,也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艺术体验和学习机会,让市心的学子享有更高品质的教育,有声有色地成长。去年年底,学校被浙江传统文化促进会授予“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小学戏曲特色学校 ’”的称号。

跨度两天的活动井然有序,15日下午的活动以“开阔视野和引领思考深度”为安排宗旨。具体安排的内容有:别具特色的开幕式和高规格、高质量的专家观点报告。
别具特色的开幕式
诚如15日下午活动主持人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学经典有氧诵读教研实践专委会主任吴文奇老师所说的:教育需要热心人,需要真心人,需要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因此,参加15日下午活动的领导有:浙江省政府原副省长盛昌黎女士;浙江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田宇原先生;著名综艺导演、研究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薛年勤先生;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十佳明星校长,学术顾问,杭州市学军小学终身荣誉校长杨一青先生;萧山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封小丽女士;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原秘书长、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孙丽娟女士;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总编蒋婷女士;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汉先生;浙江省教育学会项目化课程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嵇瑞芳先生;萧山区钱江教育指导中心书记、主任邵亚华先生;会议承办东道主、萧山区市心小学章小燕校长。

开幕式环节内容安排动静结合,首先安排的是东道主、会议承办方之一萧山区市心小学以学校特色课程成果——戏曲迎宾。一个孩子以出色的戏曲表演让与会者感受到了学校的戏曲特色文化。大家纷纷赞叹:“淡妆浓抹总相宜,少年以戏为舟,载千年风雅入校园。此间风骨,恰如张载言‘为往圣继绝学’,孩子们的表演令人感佩!老师们的呕心沥血更令人敬重!”孩子表演结束,萧山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封小丽女士十分真诚地对来自全省各地与会者们致以真挚的欢迎,与此同时,封副局长也介绍了萧山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大胆创新思政教育形态方面取得的成果。封副局长讲话真诚而有力量的,凝练又引人思考的。

本次活动开幕式上领导讲话,我们会议主办方将其定义为“领导视野”。我们诚挚邀请了三位不同工作领域的领导发言。首先邀请的是浙江省原副省长盛昌黎讲话。盛副省长说通过阅读会议的通知,已经感受到这是一次很有前瞻性的研讨活动,会议以“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工作中,如何创新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堂中”主题。这又是一次得到各方大力支持的研讨活动。会议有指导单位: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有多个主办单位: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浙江省教育学会项目化课程分会、浙江教育出版集团;还有两家协办单位: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每日商报;会议由萧山区市心小学、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国学经典有氧诵读教研实践专委会承办。同时,这也是一场内容丰富,规格高研讨活动。既有两位耄耋专家的经验分享,一位是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的薛年勤会长的专题报告;一位是全国名校长杨一青校长的专题报告;还有课堂观摩、学校特色分享以及专题讲座。盛副省长还结合自己曾经分管教育文化的工作经历,对如何在新时代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思政教育“强起来”,提出了三点想法: 一是立足浙江文脉,以文化自信滋养青少年成长;二是创新思政教育,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三是以机制保障,筑牢育人根基。盛副省长讲话中,对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国学经典有氧诵读专委会吴文奇老师开展的“国学经典有氧诵读的实践与研究”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与会同志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大家要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浙江精神,推动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浙江力量!


浙江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田宇原先生和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总编蒋婷女士的讲话也都从不同角度开阔了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孩子们的思政教育路径上的视野。田书记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切入话题,讲话中还风趣幽默地回忆了自己年少时老师对他爱画画兴趣保护与引导的事例,对如何因人而异开展思政教育提出了见解。蒋婷总编则是从自己这几年从事的教育出版工作的经历展开来说,对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作了论证,也对勇于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提出了看法。两位领导的发言的确是达到了开阔视野,又鼓舞人心的效果。
两位耄耋专家的观点报告

15日下午研讨活动另一个重点是两位耄耋专家的观点报告。第一位是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薛年勤先生专题讲座。他讲座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民族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世界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的基础。教育,国之利器,人类文明赓续的法宝。教育者,只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我们的教育才是根正源清的。教育需要智慧,教育智慧需要积淀。薛会长还多次强调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十分重视中华十德(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的有效引领。这位年逾80岁还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奔波的长者激情澎湃而又意义深刻的演讲赢得了在座的校长、老师们热烈的掌声。

15日下午第二位作观点报告的耄耋专家是杨一青先生。杨校长报告的内容是《传统文化与学校品牌建设》。杨校长旗帜鲜明地指出:“学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践行有氧诵读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校长是学校的核心人物。校长要不断加强自身修炼,修炼的核心素质是:站位高、视野宽、格局大。”杨校长在报告中还以三所学校品牌打造为例,讲述了如何给孩子们搭建思政教育大舞台的故事。一是他列举杭州市西湖区文溪小学以周边文化资源为根本,建立了少儿龙舟文化研究院。研究院设有7个展厅3个工作坊,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编写了《龙舟文化》校本教材,找到了学校发展的特色点。二是富阳东洲镇小学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突破口,与台湾南投国民小学和基隆市立东信国民小学结为友好学校,学校现在已经成为对台交流的窗口学校;三是金华秋滨小学在校园里建起了“活力非洲园”。如今这所小学的“活力非洲园”已经成为中非基础教育文化交流实验基地。杨校长近一个小时的发言,激起了与会校长、老师们思维的涟漪,大家对如何结合周边传统文化元素,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政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位耄耋专家的发言是大家行动的活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他们的热情分享更是高尚品格的见证。
实实在在接轨课堂教学和精彩纷呈的分享

5月16日上午的研讨活动以“实实在在接轨课堂教学和精彩纷呈的分享”为安排宗旨,内容十分丰富。
首先是课堂观摩。市心小学的华鹂老师以国学经典有氧诵读系列课程中《解密〈道德经〉》的第10课中《自胜者强》为教学内容,向老师们展示了“国学经典有氧诵读”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整堂课的教学板块清晰、教学形式多元,教师的点拨到位,学生学习氛围浓郁。正如上城区道法教研员赵春燕老师所点评的一样:课堂既充满情趣,又引人深思;既符合《道德与法治》课应有的属性,又对如何利用国学经典打开孩子们思政教育之门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东道主办学特色分享是16号上午一个重头戏,章小燕校长以《让学习回归“发生”》为主题从五个方面分享了学校办学5年内取得的重大成效。章校长提出学校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下,以“项目化学习”为核心支点,从理念革新到系统架构展开顶层设计,构建起“儿童立场、五育融合、实践导向”的育人新范式,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价值根基。尽管当下学校没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还是一所崭新的、年轻的学校,但是办学成效是看得见的。学生发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培育“完整的人”;教师蜕变: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创”,重塑职业价值认同;学校进阶:从“同质化发展”到“特色化办学”,打造教育新样态;家庭赋能: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重构家校共育模式;社会影响:从“学校独奏”到“社会合唱”,彰显教育社会责任。章校长激情地介绍也给了所有与会者带去满满的思考,满满的收获。

省内6所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方面取得成绩的学校分享同样也是16日上午的一大亮点。桐庐县春江小学吕桐军校长分享了《悦动经典,乐享国学》的主题;富阳环山中心小学王华峰校长分享了《整合乡土资源,构建思政课程群》的主题;湖州市南太湖双语学校汤根忠校长分享了《在敬畏中“读”,在实践中“化”》的主题;台州椒江区文昌第一学校陈伟君副校长分享了《以国学经典为四海学子铸就文化底色》的主题;杭州市大禹路小学唐卫明副校长分享了《校家社协同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路径》的主题;萧山区竞潮小学泮梦佳副校长分享了《大思政视域下国学经典的德育价值转化路径探索》的主题。每一位校长的分享是真诚而有深度的,对于如何在弘扬传统文化过程中落实思政教育进行了多方位的研讨。

作为国内首倡“国学经典有氧诵读”的吴文奇主任在16日上午同样也做了专题发言,吴老师发言的题目是《固本浚源,守正开新——强烈呼吁“国学经典有氧诵读”成为青少年道德成长的重要学习内容》。吴老师提出思政教育往深里说,是教给每个人找到幸福的密码——建立良好的三观,培育良好的心态。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开展好“国学经典有氧诵读”的实践与研究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吴老师提出要以“国学经典有氧诵读”助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落实,前提就是要充分认识“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与“国学经典有氧诵读”之间的关系。有氧诵读国学经典,能让“立德树人”更有保障,让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更有抓手,让“语文课程”更有深度,让“学校环境”更有韵味,让“教研素养”更加厚重;当然,以国学经典有氧诵读“”助推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的保障是要加强“国学经典有氧诵读”的课程建设。吴老师的发言让与会人员系统地感受了“国学经典有氧诵读”的实施意义与实施策略。

16日上午的研讨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一刻之后,最后,薛年勤会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铿锵有力地总结。薛会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圆满召开,也对承办活动的市心小学和国学经典有氧诵读教研实践专委会表示诚挚的感谢。薛会长指出:研讨会很成功,凝聚合力团结中小学校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从娃娃做起,这是功德无量的大事。希望与会同志们要心有大志,至诚报国。同时也表示,这样的活动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今后要坚持做。只要是持之以恒,必能发光!
【活动花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