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祥:刚才专家已经说了,他讲的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传说。那么烧车淀名称的真实来历是怎样的呢?据史料记载,说有人拉了一车生石灰从烧车淀旁经过,忽然下起了大雨。生石灰碰到水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后来这车生石灰就自燃了,把车也给烧毁了,因此这个地方就叫做烧车淀。这是史料记载的较真实的情况,不过听起来特没劲,远不如传说那么引人入胜,因为传说中往往浓缩了人的某种理想,某种愿望。
高俊杰:确实是这样,再比如白洋淀形成的传说,前边说过,白洋淀中较大的淀泊有99个,传说中这99个淀泊是怎么来的呢?
东方月:传说确实是美丽的,但即使没有这样的传说,现实中的白洋淀仍然是神奇的、美丽的、迷人的。下面,我们有请马玉涛老师为我们演唱歌曲《白洋淀风光美》,让我们通过她的歌声,对白洋淀的美好再做一次深情的回顾。
东方月:通过歌声与图像,我们再一次领略了白洋淀的魅力。这么美的地方理应得到人们的关爱,这么迷人的地方理应充满欢笑与温馨。
赵忠祥:但是从有史料记载开始直到解放前那一千余年的时间里,洪灾、旱灾、蝗虫、战乱加上统治者的剥削,使得白洋淀地区的人民水深火热,饱受荼毒。灾情严重时,甚至达到了卖儿女,人相食的地步。即使好年景也难以维持温饱,正如当地民歌唱的那样:“提起渔民真是难,无网无棹又无船,打上鱼儿不值钱,十斤鱼虾换斤盐”。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白洋淀的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是不是请安新县的朋友给谈一谈。
嘉宾:新中国成立以后,白洋淀地区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方面的生产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另外,党和国家对白洋淀的建设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从1950年起,党、政、军领导就经常到白洋淀视察。1972年,针对白洋淀未来的发展,周恩来总理亲自确定了“缓洪滞沥,蓄水灌溉,渔苇生产,综合利用”的十六字治淀方针。之后,邓小平、李先念、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针对白洋淀的建设、发展、治理等问题进行过重要批示,这些批示对白洋淀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亲自视察了白洋淀,钱其琛、吴邦国、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到白洋淀视察,给白洋淀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赵忠祥:一个白洋淀,牵动了那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可见白洋淀的重要。我们保护它的责任也是相当重大的。
尹澄清:是的,白洋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但是如果从战略的高度来考察,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看重白洋淀,考虑最多的恐怕还是生态方面的原因。
东方月:好,观众朋友们,这期节目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通过这期节目,我们了解了白洋淀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以及白洋淀的物产,白洋淀的风光。
赵忠祥:最主要的是我们还了解了白洋淀在生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我们国家类似白洋淀这样的湖泊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关爱它们,保护它们,因为只有它们的健康存在,我们人类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