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梦中有座小镇,对于我总是那般魂牵梦绕。这座小镇便是闻名遐迩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瞿家湾。
红荷吐艳、莲菱飘香时节,伴着那曲广为传唱的《洪湖水》,我再次踏访了这座水乡名镇。
那古老的小街,以她特有的浓重别开生面。窄窄的街道两旁,一扇扇剥落了油漆的木板大门制造着一种神秘的森严,檐瓦、门楼及格子窗框上都刻着精细的花纹图案,参差的屋顶一条一块地尽铺着那种古老的黑色鱼鳞瓦。那些砌过了屋顶的山墙造型,横看如座座威严的牌坊;错落的飞檐上也铺着黑瓦,竖看如条条蠕动的巨蟒。那些看似一体的建筑,其实每幢都各成体系,每一系列横竖交错,形状又不尽相同,单看那起伏跌宕又错落有致的屋顶,就有不尽的诗情画意。还有那独具特色的宅门,一般为敞亮的大门,下有台阶,阶旁有下马石,门槛较高,门枕石外侧常做成抱鼓石或石狮子。门框上的门簪多做成八边形或雕上精美的花饰,正中走马板上刻有反映“家风”的匾额,像什么厚德、凝秀、勤俭之类。徜徉在这老街,心中有一种痛饮明清文化“陈年佳酿”的满足。
这小镇的闻名不仅在于她具有明清建筑艺术与楚地民俗文化完美结合的特色,更在于她曾为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点亮了星星之火,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据记载,这座小镇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931年6月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革命先驱,在这里建立起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使这座小镇成为当年湘鄂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这座弹丸小镇,在革命战争年代却容纳了红军、赤卫队的千军万马,吓得敌人胆颤心惊。瞿家湾以它在湘鄂西革命中独领风骚的历史地位,连同在这里发生的革命壮举一起名噪九州。
踏着斑驳的石板街,沉吟每一处旧址。这里的“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湘鄂西苏维埃省政府”、“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红旗日报》社”、“《工农日报》社”等39处旧址,都在向人们陈述那难忘岁月的血与火的战斗。这是一片赤红的土地,一条革命的老街。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先烈的热血,每一段墙壁都刻有英雄的誓言,无论你走进哪一幢房子,那刀砍弹击的印记,那风吹雨打的斑痕,都会向你诉说当年发生在它身边的革命壮举。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贺老总手握压着荷叶烟丝的老虎烟斗和将军们在昏暗油灯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绰绰身影;在这里,我仿佛聆听到了出征将士豪迈的脚步声和战马的嘶鸣以及欢庆的锣鼓;在这里,我仿佛闻到了载着胜利喜讯的《红旗日报》、《工农日报》飘散出的阵阵墨香……
往事如烟,忠魂悠然。将军一去不复返,但当年用鲜血和生命所锻造的“洪湖精神”,却穿越时空的隧道,化作一股神奇的力量,催动着老区儿女把家乡建设成先辈期待的美好天堂。
而今的瞿家湾是一方生机勃发、日新月异的热土。稻花飘香、蛙鼓虫鸣的田野上响起隆隆机声,一座座工厂众泥土中崛起;鸡相闻、炊烟袅袅的小村庄长成了现代化的新城镇;荷锄稼穑的庄稼人,摇身一变成了领取工薪的“上班族”……所有这些无不向人们展示着这水乡小镇的巨变。
走访瞿家湾,我获得了这样一组数据:到2000年底,全镇内生产总值2.08亿元,比1993年增长32倍;工农业总产值24.98亿元,比1993年增长39.7倍;财政收入3200万元,比1993年增长18倍;旅游收入7000余万元;农村人平纯收入3850元,比1993年增长8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840元;镇区面积发展到12.8平方公里,是1993年底的4.2倍;镇区道路硬化、自来水厂供水普及率100%,绿化覆盖率近35%;供电、邮电、通讯、环卫、公交、消防,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齐全。一个融人文景观及自然风光的旅游区、生态农业及观光农业的示范区、农副水产品加工及食品工业的工业区于一体的现代化城镇悄然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