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最新播报
 
 
周恩来纪念地宣讲团走进邓颖超祖居地光山(组图)
2023-03-22 14:47:59
作者:张翔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参观《人民总理周恩来》图片展

参观《周恩来家风图片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3月20日,周恩来纪念地宣讲团走进红色革命圣地河南光山,通过主题诵读、情景故事及送展等形式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

    由中共光山县委、光山县人民政府及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共同主办,光山县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管理处及邓颖超祖居共同承办的“永远的怀念——周恩来邓颖超的故事”主题宣讲在光山城市音乐厅内举行。光山县委书记王建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杨俊,光山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芳军,光山县委副书记杨坤,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恩来纪念馆馆长刘震生,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永权,周恩来纪念馆副馆长庞廷娅等领导及光山县宣传文化领域党员干部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光山县委副书记杨坤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活动让党员干部们近距离、面对面地聆听了周恩来邓颖超的感人故事,从伟人的光辉事迹中汲取精神滋养,从党的优良传统中传承智慧力量,教育意义重大。希望全县党员干部把握机会、用心学习,努力提高党性修养,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奋力谱写“红色光山走前列”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刘震生表示,光山、淮安虽相距千里,却因为一代伟人周恩来、邓颖超而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天两地携手共同举办此次活动,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重要指示的生动举措,也是表达两地人民对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大姐的深切缅怀与无限思念。热切期盼两地能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携手搭建更高更好的活动平台,策划更多更优的活动品牌,共同努力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周恩来邓颖超生前秘书、全国政协原秘书长赵炜为本次活动发来祝贺视频,她表示,光山、淮安都是邓大姐热爱的地方,希望两地进一步加强馆际交流和资源共享,共同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做出应有的贡献。

    周恩来纪念地宣讲团先后讲述了《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内心世界》等多个红色经典故事,讲解员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史料再现了周恩来邓颖超这对革命伉俪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和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革命风范。讲解催人泪下、激人奋进,引发在场党员干部的强烈共鸣。

    光山是邓颖超的祖居地,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家乡,也是邓颖超大姐的婆家。为表达对这位“淮安媳妇”的思念和缅怀,周恩来纪念地宣讲团还在邓颖超祖居内举办了“海棠花开寄深情——邓颖超诗文诵读会”。他们以诗传情,以文咏志,朗诵了一首首淮安本土作家原创诗文作品,再现了邓颖超的伟大人格和风范。海棠树下花开无言,花落有声,朗诵者真情澎湃、余音绕梁。光山红色宣教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共同聆听了诵读会,他们表示,邓颖超的伟大人格和优秀品质,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伟大宏图中,要把对邓颖超的怀念之情和敬爱之心变成实际行动,为广大观众创作更多更新的优秀红色宣教品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校园话剧《我的精神家园》在江苏省淮阴中学成功首演(组图)
·下一篇:无
·校园话剧《我的精神家园》在江苏省淮阴中学成功首演(组图)
·伟人故里学雷锋 志愿服务我先行(组图)
·“大鸾腾飞的地方”——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官方抖音号上线(组图)
·永恒的丰碑 永远的怀念——纪念周恩来文艺演出在周恩来故居举行(组图)
·《人生第一堂课——周恩来的家教故事》思政课辅助读物进校园开讲(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举行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组图)
·“学习楷模周恩来 践行嘱托再出发——老报纸里的光辉足迹展”开展仪式在周恩来纪念馆举
·《淮安市周恩来纪念地保护条例》实施五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周恩来纪念馆举办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专题讲座(组图)
·周恩来故居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及实操演练活动(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