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最新播报
 
 
《人生第一堂课——周恩来的家教故事》思政课辅助读物进校园开讲(组图)
2023-03-06 15:37:31
作者:故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2023年3月2日,由中共淮安区委员会、淮安区人民政府、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主办,周恩来故居管理处、周恩来文化研究会、淮安区教育体育局、楚韵文化旅游(集团)承办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25周年《人生第一堂课——周恩来的家教故事》思政课辅助读物进校园开讲暨《周恩来墨迹选》首发仪式和《周恩来,你为人民而来》纪念组歌演出等系列活动,在周恩来红军小学红军娃剧场举行。

    活动仪式上,在《人生第一堂课——周恩来的家教故事》思政课辅助读物赠书环节,十多所中小学校长代表接受了赠送。该读物由周恩来故居管理处组织策划,与淮安区周恩来文化研究会、淮安区教育体育局联合编写。读物内容聚焦伟人周恩来少年时代,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爱国、勤学、诚信、友善”四个方面,编写了一个个富有童趣和哲理的故事,展示少年周恩来的良好家教和崇高风范。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震生在讲话中说,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的宏伟志向,并一生为之奋斗。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建立了卓著功勋、展现了崇高风范。周恩来在家乡淮安度过了12年的童年时光,家乡的一草一木见证了他人生的第一串足迹,投印着人生的第一段身影。在这里,他接受了思想、文化上最初的启蒙教育,爱国、勤学、友善、诚信等优秀品质深深融进了周恩来的人格中。儿时的家庭家教影响着周恩来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扣好“第一粒扣子”来比喻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编写的《人生第一堂课——周恩来的家教故事》正是符合时代特色、引导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思政读物。期待该读物能够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精神榜样,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周恩来、学习周恩来,让周恩来少年励志故事真正地融入校园、班级和家庭,成为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同时,也鼓励全社会切实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日前,《人生第一堂课——周恩来的家教故事》已在多所中小学思政课堂开讲。“周爷爷小时候的故事非常感动人。我们要向周爷爷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这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课后感言。3月3日下午,在周恩来红军小学课堂上,老师正围绕该读物“爱国篇”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少年周恩来一个个励志的感人故事。学生们认真聆听,不时报以阵阵掌声。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让学生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生长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从小树立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怀,从一点一滴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争做新时代有志有为好少年,把周恩来的崇高风范代代传承下去。

    《人生第一堂课——周恩来的家教故事》青少年思政课辅助读物的编辑工作得到了共建单位淮安区邵正淮劳模党支部的大力支持,邵正淮同志不仅主动将本人的江苏省劳模奖金捐用于本读物的编写工作,还积极参与读物的编写讨论和撰稿。他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学习弘扬周恩来崇高品质,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劳动模范的时代风采。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恩来纪念地举行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组图)
·下一篇:无
·周恩来纪念地举行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总理!(组图)
·“学习楷模周恩来 践行嘱托再出发——老报纸里的光辉足迹展”开展仪式在周恩来纪念馆举
·《淮安市周恩来纪念地保护条例》实施五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周恩来纪念馆举办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专题讲座(组图)
·周恩来故居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及实操演练活动(组图)
·“周恩来崇高品质宣讲团”试讲课堂第二讲开讲(组图)
·周恩来纪念地举办导游员讲解资格培训(组图)
·周恩来纪念馆入选江苏省首批港澳青少年国情教育基地(图)
·周恩来纪念地讲解员岗位练兵月火热进行中——拓展训练活动走进73106部队(组图)
·“周恩来故里景区”微信公众号获评淮安市2022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优秀新媒体账号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