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中红网联合制作
首页 > 学术研究
 
 
论周恩来超然独树的廉政风范
2007-04-13 10:16:45
作者:卢再彬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周恩来这种不徇私不特殊、克己奉公为人民的思想理论和精神品格,以及那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的律己育人的行动,实践了他自己倡导的"过好亲属关"的光辉思想。在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带头冲破了"任人唯亲"的关系网。为中国共产党人"任人唯贤"举起了导向的大旗。
 
  拒腐防变不受礼   清正廉明昭世人
 
      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清廉从政,无私忘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周恩来认为,自律是进步之母,自私是堕落之源。为了拒腐防变,他以思想的先导、认识的前瞻、行动的先驱昭示后人,为全党干部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光辉榜样。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行贿受贿、卖官买官、以权谋私、弄权勒索之类旧社会的腐败风气并没有随旧制度的灭亡而自行消失,它还会经常来侵蚀执政党的官员。一方面,有些党员干部当了"大官",掌握着党政财文的管理和调配资源的"大权",在物质引诱下,有些官员将手中的权力私有化、商品化,变作为自己及其后代"造福"的资本和手段,出现了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另一方面,一些资产阶级分子和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利用贿赂、送礼、请客等手段来拉拢腐蚀党政干部,使之蜕化变质。鉴于此,周恩来在1952年6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会议上严肃指出:"我们做统战工作,要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当然有时候跟他们应酬是免不了的,但是这个应酬一定是要有要求的、有政策的、有思想的。毫无目的、毫无政策、毫无要求,简单地应酬一番,吃饭、跳舞,那是不对的,那就是混同于资产阶级,那是很危险的。"1953年5月,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讲"领导干部过五关"时,周恩来要求大家务必高度警惕,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都应该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并率先垂范为全党举起了超凡脱俗的廉政大旗。无论在党内外还是在国际间,他永远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绝不同流合污。他始终坚持清正廉明的行政原则,决不收受任何礼品或馈赠。即使是亲戚朋友送来的,凡是能够退回的他一律退回,不能退回的就加倍付款,然后将礼物交公。外交礼节中收受的馈赠,亦如数上交。他执着地认为:私自接受任何礼物或馈赠之类,都属受贿之举,都是腐败行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的大忌!
      外宾送礼物是友谊的象征,但周恩来从不占为己有,全部交给国家有关部门收藏。有一次,由他与邓颖超共同抚养成人的一位革命烈士子女去探望他,这位烈士子女在西花厅会客室、办公室和卧室没有看到一件讲究的陈设,他十分惊奇地问:"周伯伯,你经常出国访问,又有那么多外国首脑来访,送给你那么多珍贵的礼品,怎么这里一件也没有呢?"周恩来听完后,爽朗地笑了,教导这位晚辈说:"因为我是新中国的总理,无论是出访那个国家,还是接待某位外宾都是代表国家,他们才送给我的。如果我不是国家总理,他们还会送吗?其实人家是送给我们国家的,并不是送给我周恩来的。如果把国际友人送的东西占为己有,那是什么行为呢?"这位晚辈听了,觉得周恩来如此光明磊落,高尚无私的廉政风范实在出乎常人意料,他暗自下定决心,向周伯伯学习,做一个廉洁清白的人!
      周恩来这种超然独树的廉政风范,不仅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干部,而且为世界各国政治家树立了一个清廉从政、光明磊落的榜样。正如国际友好人士曾经指出的:"如果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都向这位中国的总理学习、实践,世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陈旧传统两决裂   无私奉献尽一生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周恩来始终铭记并实践着马克思、恩格斯这一伟大教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全党干部做出了表率。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南昌起义中的周恩来与恽代英
·下一篇:伯父周恩来“人民外交”的又一杰作——出席一场传统泰国贵族婚礼之感悟
·日本友好访问团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图)
·2015年周恩来纪念馆讲解员招聘简章
·周恩来纪念馆被授予“省首批双拥示范基地”
·周恩来纪念馆发出5A动员令 打响5A攻坚战
·麦克·贝茨勋爵参观周恩来纪念馆
·《澳门名家书画作品展》在周恩来纪念馆开展(组图)
·周恩来纪念馆配置专用救生圈(图)
·周恩来纪念馆获赠大型油画《周恩来》(组图)
·周恩来纪念馆LED大屏投入使用(图)
·周恩来纪念馆举办“培育健康社会心态”讲座(图)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版权所有 2007 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
技术支持:中国红色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