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管理处的文书没人干,你去吧!”贺龙欣喜地“提升”渐渐懂事的向轩。
“当文书,我这点文化吃不消,还是让我去警卫连当班长吧。”当时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向轩就一边当班长,一边给自己“充电”。他从陕甘宁边区中学的附小,一直学到延安抗大……
在我的多次采访中,向轩对我谈及的总是他的平凡,他的普通。直到有一天,我从他的档案里查阅到他曾20多处负伤的光荣史,老红军才不好意思地亮出身上一片片的伤疤,以及藏在伤疤后面的故事……
那是抗日战争的第二年春天,陕西荔北无花只有寒。时任358旅工兵连副连长的向轩突然抛出“大老虎”和“飞雷炮”的构想。向轩的构想一冒出来,立即被大伙接纳。向轩与战友们挖空心思,终于研究改制出大威力的土炮。
“轰隆!轰隆!”一天下午,新研制的“飞雷炮”向敌人轰击,射程在5500多米,一次可发射5公斤炸药,敌营房顷刻被“飞雷炮”炸得稀巴烂,敌人也被撂倒一大片。残敌仍负隅顽抗。突然,一颗枪榴弹射中了向轩,他倒在血泊中——右眼被炸子弹片击瞎,右脚面被打穿,全身20多处负伤……
纵队司令员、独臂将军贺炳炎得知向轩负重伤后,既为他的勇敢而欣喜,又有些负疚。贺炳炎犹豫了好久,还是将此事报告了贺龙:“向轩的眼睛打瞎了。我没保护好他,我对不起你呀!”让贺炳炎没想到的是,贺龙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劝导他说:“他(向轩)就是牺牲了也没啥!别人的孩子能牺牲,我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是革命的骡子把你驮大的,是革命的乳汁养育了你!”向轩用心灵去领受和感悟贺龙对他的教诲,并用行动一点一点地报答社会。如今,虽已84岁身板却依然硬朗的向轩还经常深入部队、工厂、学校、街道作革命传统报告,他还兼任3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红领巾把他与下一代的心紧紧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