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建军初期,就设立了司号兵。新兵入伍后,都要进行号谱的背诵训练,如冲锋号、集合号、防空号等等。军营的生活、训练和作战基本上都要听号音指挥,号声一响,听不懂号谱就会傻眼。司号兵编制在我军通信兵的序列中,连编有司号员,营编有号目,师和团有号长。每当师、团举行阅兵式,全师、全团的司号兵还要集中起来,为阅兵式吹奏军乐,场面十分壮观。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军号游击战法,曾使日伪军闻风丧胆。1939年冬,胶东军区第5旅第15团在栖霞县松山镇战斗中,巧妙地发挥了军号的威慑作用。当时,由于进攻兵力不足,15团将全团的司号兵集中起来,按每组两人在松山镇四周分别设置了多组司号兵。攻击开始后,我军司号兵在松山镇的四面同时吹起冲锋号。日伪军听到这么多号声,以为八路军大部队包围了松山镇,惊慌失措,命令火炮和轻重机枪向四面八方疯狂扫射,造成火力分散。15团2营乘虚而入,发起猛烈攻击。日伪军见势不妙,仓皇向东山方向逃窜。这时我司号兵又发起新的“军号攻击”,一会儿这边发号,一会儿那边发号,一会儿两边一起发号,一会儿四周同时发号,敌人感到大兵压境,惊恐万分,只好放弃东山逃窜。此战,日军小队伤亡过半,伪军中队大部被歼。
“游动发号,牵制敌人”是“军号游击战”的又一战法。1940年秋,我军由两个排组成的保卫队与50多人的日伪军发生激战。敌人先采取拖的战术,企图等援军到来后就对我进行围攻。我军为了及时撤出危险地带,司号长林军带一名司号员机智灵活地利用地形、地物一边向敌人游动射击,一边吹冲锋号迷惑敌人。我军阵地上不但四处吹响号声,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吹响不同的调。敌人搞得莫名其妙,以为我军增援部队到了,因此不敢进攻,只向有号声的地方开炮射击。保卫队抓住这一机会,安全地撤离了危险地带。胶东八路军创造的“军号游击战法”,后来被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回忆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