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激怒了延安抗大学员,这些久经考验的红军干部纷纷要求到部队去、到前方去。这天,副校长罗瑞卿找到孟庆山:“党中央决定派出一批得力干部去敌后开辟根据地,考虑到你是河北人,又有军事经验,决定派你去。明天,你到中央谈工作……”
第二天,孟庆山和另外几位同志见到了毛泽东、李富春、博古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坐定后,博古、李富春先后向他们交代中央的意图;毛泽东主席交代具体工作:“现在全面抗战已经开始。中央派你们到敌后去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就是要你们把在学校学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这项任务是很艰巨的。”
孟庆山点点头,这是他第一次面对面听毛泽东主席布置工作。
毛泽东主席点了一支纸烟。接着,他又笑容可掬地对孟庆山说:“庆山同志,你是河北人,让你自己回河北有什么意见?”
此时的孟庆山既感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又感到非常的光荣,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没意见!我保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中央对我的信任。”
回到抗大,他们做了必要的准备和化装,于1937年7月下旬离开延安向敌后出发,经潼关进入了国民党统治区。他们辗转来到太原,找到北方局的薄一波,朱瑞等同志。在北方局同志的安排下,孟庆山只身登上去保定的火车,正好与去前线视察的周恩来、彭德怀坐在一个车厢里。周恩来给孟庆山讲了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彭德怀又给孟庆山讲了游击战术的问题……
7月的古城保定暑热难耐。孟庆山从保定车站下车,正值日机轰炸。混乱中来到保定小南门时已近中午。按照上级的指示,他要去的第一个联络点是南河坡14号。此时的南河坡14号一把铁锁紧锁院门,透过门缝望去,院里满是荒草,孟庆山赶紧离开,再去刘守庙乘船,奔白洋淀的新安镇,那里有第二个接头地点。
船到新安镇,孟庆山顺着大堤一路走去,路上几次被散兵盘查。当他走到一个十字街时,又被几个散兵逼住搜了一遍。一个当官的对他产生了怀疑,问:“你是干什么的?”
“帮团长接家眷。”孟庆山按照预先编好的词儿回答。
对方听完猛地一扬手:“胡说八道,当官儿的家眷早八辈子都跑了,还用你接,你不是汉奸就是胡子(土匪),押起来!” 一声令下,两个士兵跑来把孟庆山押到附近的一个店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渐渐暗下来。孟庆山凑到门前,仔细听着。站岗的士兵在小声问:“排长,抓的这几个人怎么处理?”
“崩了算了,今晚要崩一批,逃兵、嫌疑犯都崩。”说话间,远处传来几声零落的枪声。
孟庆山额头上沁出了冷汗,他跳上炕,摇了摇铁栏杆,纹丝不动……天完全黑了,孟庆山正准备冒死逃跑时,忽听到集合哨音,紧接着是一阵阵凌乱的脚步声,其中还夹杂着叫嚷:“开拔了!快点,快点……”
外面恢复了安静,孟庆山从门缝向外看,静悄悄的,他心想,败兵们可能听到什么消息逃跑了。想到这里,他靠着墙,双手用力将一扇门板从臼里搬出,推开一条缝,从里面挤了出去。黑暗的街上空空荡荡,终于摆脱了国民党散兵的孟庆山在当地一位老乡的指引下找到了接头地点。“笃、笃、笃……”一阵敲门声过后,院子里走出一个穿长衫的人。用暗语接上头后,那人把孟庆山引进屋里。孟庆山得知对方名叫张君,是保东特委书记。当得知孟庆山受中央指派来指导当地开展武装斗争时,张君眼睛里闪着光,他紧紧抓住孟庆山的手,激动地问:“太好了,太好了,你过去是搞军事工作的吧?”
“我在红军里当过团长。”孟庆山轻轻地回答。
张君更是激动:“我们正发愁下一步怎么办呢!和省委有一段时间没联系上了。正好,你来了……”当夜,他们到了保东特委的军事委员侯玉田家,3人彻夜长谈,孟庆山向他们传达了毛泽东和北方局的指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发展抗日武装,依靠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孟庆山的到来无疑使冀中党组织坚持抗战的方略有了新思路。随后,孟庆山在保东特委的支持下,于1937年8月5日转移到白洋淀南岸的北冯村,秘密开办训练班,学员达2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参加过“高蠡暴动”的老党员。后来,这批学员都成为冀中军区的骨干。10月中旬,南撤的东北军53军691团吕正操所部派人找到孟庆山,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领导,孟庆山经和地方党组织研究,欢迎他们北上与冀中的抗日武装会师,从此该部在冀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到1937年12月,孟庆山率领的河北游击军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他利用政治工作和武装收编等办法解决杂牌武装,大力发展队伍,所属部队达到3个师、12路军、3个直属团、1个游击师共6.7万余人,号称10万之众,分布在广大的冀中平原上。这支力量就是1938年4月冀中军区成立时的主要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