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底,王若飞(左二)初到法国时和同学在巴黎枫丹白露的合影。
王兴和夫人张延忠带着小孙女鸣鸣在蒙达尔纪。(赵成 摄)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提起位于巴黎南部110公里外的蒙达尔纪小城,不少法国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当地的一座教堂,这座位于市中心的教堂,因为圣女贞德的光顾,而成为了教徒们心中的一处圣地。
中国人熟悉蒙达尔纪,则是因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那里勤工俭学的一批年轻人:赵世炎、蔡和森、向警予、王若飞、陈毅、邓小平、李维汉、李富春、萧三、李立三、蔡元培等等,这些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让这座小城拥有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圣地”的美名。
80多年过去了,善于保存历史记忆的法国人,在这座景色别致的“小威尼斯”城区内,将当年勤工俭学者们生活和战斗过的十几处地方,连接成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并在每处景点前设立了中法双语标牌,向后人介绍那段历史。
今年8月一个晴朗的夏日,应蒙达尔纪法中友好协会会长王培文女士的邀请,王若飞之子王兴,与夫人张延忠带着小孙女鸣鸣,来到了这座父亲曾经勤工俭学的小城,沿着“红色线路”,追寻父辈们留下的伟大的足迹。
父亲是个豁达包容的人
关于王若飞,在王若飞百年诞辰纪念集《关山渡若飞》中有这样的描述:王若飞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生于1896年10月,贵州安顺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1922年参与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
1925年回国后,王若飞曾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一、第三次武装暴动。1927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农民部部长和宣传部部长。1928年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
1931年回国后,因叛徒出卖,王若飞在内蒙古包头被捕。在长达5年零7个月的监狱生活中,他坚贞不屈。1937年王若飞获释,1938年起兼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0年春至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4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书记,负责主持南方局日常工作。
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王若飞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8月,他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作为中共代表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946年1月,王若飞代表中共方面出席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4月8日,在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和叶挺、邓发、秦邦宪、黄齐生等一行17人遇难,终年50岁。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政治家、活动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王若飞,为中国人民的民主、和平事业壮烈献身。
官方记载中作为革命家的王若飞, 为了追求真理与信念,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作为父亲,独子王兴眼中的王若飞,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在去蒙达尔纪的车上,已经年近七旬的王兴,一边轻抚着孙女鸣鸣的头发,一边回答记者:“父亲遇难时,我只有8岁,只记得他对我非常宠爱,就像今天我对自己的小孙女一样”。
王兴有一张老照片,照于1940年8月1日,照片上的小王兴骑在一匹战马上,父亲王若飞牵着马头。“小将军”,“老马夫”,王若飞在照片背面写下的字迹,充满了舐犊之爱。
王兴10岁以后才知道父亲牺牲的事情,还是一起玩的小朋友说的,当时他听了很难受,就回家问母亲,母亲便把实情告诉了他,并安慰他说,爸爸死了,还有妈妈,有毛主席在,天就不会塌下来。
后来,王兴通过查阅王若飞的各种材料,包括那些与他有过交往的人及身边人的一些回忆、传记等资料,对父亲有了更多的了解。而王兴的夫人张延忠,更对王若飞的历史资料做过非常深入的研究。
“父亲包容豁达,与各种人都能交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