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洛阳车站(今洛阳东站)员司(工程师)的游天洋,被聘为特约发行员和特约通讯员,该刊物在洛阳工人、知识界中广泛传阅。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洛阳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洛阳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
当年11月20日,陇海铁路东起连云港,西至观音堂(今陕县境内)全线工人大罢工开始,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立即派文虎(罗章龙)来洛阳指导工作。文虎是受党组织派遣来洛阳开展工作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他是湖南浏阳人,1918年4月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同年8月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初参与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1月加入北京大学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中共北京大学支部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中共北方区委委员,参与创办中共北方区委机关刊物《工人周刊》。文虎来到洛阳,与游天洋等人一起领导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这为中国共产党洛阳地方党组的建立和不断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罢工胜利后,由李大钊、文虎介绍,经中共北方区委批准,游天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洛阳第一个共产党员。接着,白眉珊、王福顺也相继入党。白眉珊是洛阳老城西关人,时任陇海铁路洛阳劳动补习学校主任。王福顺是洛阳铁路同仁俱乐部的负责人之一,两人都在洛阳陇海铁路大罢工的宣传、组织中起了重要作用。
12月,由中共北方区委建立中国共产党洛阳组,由洛阳三名共产党员游天洋、白眉珊、王福顺三人组成,游天洋任组长。这是河南省也是陇海铁路沿线最早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洛阳组的成立是洛阳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虽然当时只是一个有数名成员的组织,但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共洛阳组的办公地点位于今洛铁分局洛阳机务段院内。目前,这里已开辟为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段德文说。
党组织像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河南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河南工运的有力领导和党在河南力量的加强。
当时,共产党员包惠僧利用京汉路密查员的身份在京汉路上活动;李震瀛负责陇海路工作;赵子健在郑州;游天洋、白南薰在洛阳。他们在工人中积极活动,发展党员。随着中共洛阳组的成立,河南各地党的组织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1922年6月,郑州已有8名党员,并成立了党小组。9月,全国铁路负责人之一张昆弟在龙海路开封车头厂先后发展冯万祥、凌必应、杨生发加入共产党,不久并成立了党支部,书记是凌必应。支部建立后,又发展了20多名党员。12月,彰德也成立了党小组。
“到1922年底,在河南的京汉、陇海两铁路上的主要城镇基本上都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或有了党员在开展工作。”段德文说,“1922年,在党的领导下,河南工人运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作为交通枢纽的郑州已成为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