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乱地扑腾着。母亲在一旁急得上火,责备粟裕说:“你真是的!就不怕淹死他吗?”粟裕说:“就是要把他扔进水里,要不老是学不会。你看怎么样?不是也没淹着吗!”
“父亲常常这样鼓励我们说,年轻人不要贪恋小家庭,只想着坐机关。”粟裕利用做父亲的“权力”,坚持把子女们下放到最艰苦的环境中接受锻炼。“爸爸不把我看作私有财产。”
哈军工导弹专业毕业后,粟戎生没有被分进大机关,也没有被留在大城市,而是到了援越抗美的云南前线,在一个导弹分队打击台湾和美国的U-2侦察机及无人侦察飞机。艰苦生活把粟戎生磨炼成一名真正的军人。在不同时期,父亲粟裕都对他有不同的要求。他当了连长,父亲教他如何带兵爱兵;他当了团师指挥员,父亲又从研究地形地图到战术战略,一招一式地指点他,还经常出题考他——
“如果你带领一支部队被敌人包围了,你应该考虑什么问题?”
“摩托化部队在公路上行军,被空中敌人炸坏许多汽车,公路堵死影响了部队机动,怎么办?”……
父子俩谈话永远离不开军事。“爸爸同妈妈平时谈话,多是谈形势谈工作,妈妈曾说:‘你就不能谈点别的?’爸爸风趣地说:我们是政治夫妻嘛。我想,父亲同我大概是‘军事父子’吧。”
“虽不富有,拥有山河”
粟戎生这一生最得意的,是作为一名和平年代的军人,居然有幸参加过两次作战。第一次是参加国土防空,主要是打美蒋的U-2侦察机和无人侦察飞机,他还在广西打下过一架“火蜂”2号无人侦察飞机;第二次是参加自卫反击战。“不少人跟我说,当了一辈子兵,没有打过仗,遗憾!而我,此生无憾了!”
粟戎生和父亲粟裕有个共同的特点——爱枪出了名,枪法也好。粟戎生当军长时,只要下部队,就有一个不变的科目,和师、旅、团长们比枪法。“这是打5岁时就练就的本领。”粟戎生一脸骄傲。5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支小手枪,射程很近,没有实战作用。从第一次摸着枪,粟戎生就没有放下过。粟戎生不仅枪打得好,陆军地面武器他差不多都能熟练掌握。
“父亲爱枪,不等于他的思想滞留在小米加步枪的阶段,也不仅仅是对过去战斗生活的感情寄托。”粟戎生回忆说,有一次部队开始装备一种新型步枪,父亲对他说:“这种枪目前还不太适合我们部队的情况,射速太高,弹药供应有困难,现在的后勤保障能力跟不上。作为指挥员,要教育部队熟识枪的构造性能,让部队学会节省弹药。”粟戎生后来查对了很多数据,不由对父亲的话心服口服。按这种枪的射速,一个战士带的子弹只能打两分钟,如果后勤供应困难的情况下,确实会造成严重不利。“父亲就是这样,直到晚年还时刻关注着现代战争,为国家的安危而枕戈待发。”
粟裕有“文房四宝”,这也是他一生最爱保存的东西——枪、地图、指南针和望远镜。“就连一个非常陈旧简陋的硬壳指南针,只比5分硬币略大一点,他也当宝贝收着。”粟戎生说,父亲的卧室里,四面都挂满了地图,门的背后还挂着一张台湾地图。“世界上哪里发生了动荡,父亲就挂哪里的地图。他自己喜欢看,也要求我多看。他常说,看地图、看地形是军事指挥员的必修课,地图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在战争时期,每到一个地方,父亲都要亲自勘察地形,做出紧急情况下的处置预案。所以,他所带的部队,即便在突发紧急状况时,也很少受到损失。”在工作实践中,粟戎生慢慢悟出了父亲给他反复讲述的道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粟戎生至今还记得,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一直盯着台湾地图出神,望图长思。解放台湾之战的筹划,毛泽东点将要粟裕担此重任。粟裕曾3次设计攻台方案,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才最终没有实施。粟裕曾对儿女们承诺,等全国都解放了,就带他们回家乡湖南会同。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