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遵照曾志的遗嘱,在曾志于1998年6月21日逝世后,女儿陶斯亮将母亲曾志的骨灰埋在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旁的树林里,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
许多人只知道曾志是陶铸的夫人,却很少知道在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里,她是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女红军。
1928年4月22日,怀有身孕的曾志随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到达宁冈砻市。5月中旬,曾志跟着部队上井冈山接受整训。
1928年11月7日,曾志突然肚子一阵阵地痛,足足痛了3天才把孩子生下来。因大出血,曾志一度昏死过去。未等病体痊愈,曾志就接到命令要随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发。由于情况紧急,她只好忍痛把来到人间仅26天的骨肉托付给王佐部队的副连长石礼保。
石礼保给孩子取名石来发。几年后,石礼保因参加红军被捕,被白匪活活打死。妻子积劳成疾,含恨离开人间。当时,小来发只有8岁。后来,石礼保岳母收养了他。为了维持生计,她常常牵着小来发,走村串户乞讨度日。
1951年,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的曾志委托赴井冈山参加慰问的中央南方革命根据地慰问团的同志,到井冈山打听她孩子的下落,但儿子杳无音信。
随后,在时任井冈山区副区长柳辛林的帮助下,曾志才找到石来发。当年10月,石来发到广州见母亲,曾志情不自禁泪如泉涌,抱着儿子痛哭。
石来发本想长期留在母亲的身边,但曾志还是婉言对儿子说:你是井冈山人民在艰难岁月里养育成人的,养父一家为了你的成长,含辛茹苦,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代价;井冈山又是你父母浴血奋战的地方,父亲的革命遗志需要你继承,井冈山的革命传统需要你发扬光大。
回到井冈山后,石来发改名蔡石红。此后,蔡石红遵照母亲的意愿,在井冈山垦殖场当了一辈子的护林员。
文/记者罗宁毅
伍若兰:双枪女将文武全
伍若兰雕像
伍若兰,1903年生,湖南耒阳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世道大不公,富的富来穷的穷,富人高楼饮美酒,穷人赤膊喝北风。”这是伍若兰编写的歌曲,很受农民欢迎,曾被广泛传唱。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剩余部队在湘南宜章举行暴动,革命浪潮席卷了湘南20多个县。此时,25岁的共产党员伍若兰与耒阳县委一起组织农民自卫队,密切配合朱德、陈毅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作战。不久,任县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的伍若兰被调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政治部,由于工作的接触,她认识了朱德。1928年2月,当时的耒阳县委书记刘泰、邓宗海两人做介绍,朱德与伍若兰结了婚。
结婚三天后,朱德就投入了春江铺战斗,伍若兰也随军撤离耒阳城,开赴春江铺。不久他们又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合。
伍若兰不仅善于做群众工作,打起仗来也很勇敢,能双枪并发,随毛泽东、朱德参加了多次战斗,堪称“双枪女将”。
伍若兰作为一名宣传队的领导,经常深入连排基层给战士讲课、谈心,组织文娱活动,活跃战地生活,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她冒着枪林弹雨,向敌人阵地喊话,宣传红军的政策,对瓦解敌军士气起了很大作用。
伍若兰在生活上总是以一个普通一兵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红军战士一样行军、打仗,吃红米饭、南瓜汤,穿草鞋、睡草铺。由于工作需要,军部配给她一匹马,她自己却很少骑,总是让给体弱的女战士或伤病员用。
1929年2月,在赣南寻乌的圳村战斗,红四军军部被赣敌刘士毅部和当地靖卫团突然袭击。伍若兰十分着急,她急中生智,自己带领警卫排首先突围,把敌军引向自己。天亮了,红四军冲出包围圈,而伍若兰寡不敌众,受伤被捕。敌人把她押解到赣州,并想从她的口中得到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