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不愁打不败他。”一个伤员怒吼了一声。于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一切侵略者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我们要重返前线,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之类的事,当晚就有数人请缨。
院长是位老军人,他没想到儿童团的慰问演出会起这么大的作用。所以当演出结束,孩子们要回去时,他握着小云、小丫、便子等人的手说:“希望你们再来,演历史的、当时的、自编自导的都可以,文艺深入人心比说教还顶事儿。我们现在缺医少药,能让伤病员听听歌、看看戏,也是一种精神慰藉。”
伤员们也依依不舍,能走动的还都把他们送出村外。
儿童团员们也很受感动,他们没想到几个人临时动议的演出会这么受欢迎。他们约定:回去把那些能说能讲的人都组织起来,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并想法动员那些有钱人家的姑娘媳妇出来参加妇救会,年龄小的参加儿童团,他们都读过书,对歌词等更擅长些。
几个男孩子不同意,大刚说:“我一看见他们扭扭捏捏的样子就恶心,干革命打鬼子不缺他们几个,何必费那洋劲。”
小丫说:“你不能光看他们不好的一面,他们都识文断字,念过大书,对革命是有好处的。”
“是呀,小丫说的很对,革命不怕人多。王区长说过:‘只要他们抗日,就是我们的统战对象。’你忘了那首‘有钱出钱、有枪的出枪,出人出力上战场!万众一心团结起来,日本强盗难抵挡’的歌了吗?她们虽不当家,拿不出多少钱,但她们可以贡献知识啊!知识没罪,为什么我们不要呢?”
大刚说:“你们说的有理,我服从。那咱们就看看先找谁吧,对那些扭扭捏捏的,找出来也不可能干事的咱干脆不找。”
大家认为大刚说的有道理,于是就决定先找张晓兰姑嫂。张晓兰十四五岁,和她嫂子原来都在城里念书,鬼子来了以后,学校停办了,现呆在家中,村里组织妇救会和儿童团时找过她们,她爷就是不让他们出来,说女的就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做点针线活,出来了又是站岗又是放哨,男女混在一起,让人笑话。她们受这些封建礼教的束缚,也就甘心闲在家中。妇救会和儿童团联合去找,她家就是不开门。
怎么办?小云去医院找宗丽请教。宗丽说:“你们要找人先攻心,她们明白了道理就会出来,她爷是管不住的。”于是教给小云一个抒情歌,让她带人到张晓兰的隔壁或房上去唱,看看反映如何。
小云回来把情况一说,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好。于是找了几个小女孩在晓兰的隔壁大声教唱,教会以后就齐唱,有问有答的唱。歌词是:
金丝笼中金丝鸟,锦衣玉食养得娇。挂在了绣楼常日太
无聊,隔帘细语啁啾,不知春已到。问小鸟,你枉自聪
明,为何常守笼牢?你不见郊外风光好?!
第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大家又反复地唱,小多上到房上察看,见晓兰和她嫂子都在院中谛听,知道她们动心了。小云见状,吩咐立即收兵:“咱也来个欲擒故纵,调调她们的胃口。”
第三天她们又去唱这首歌,特别把最后一句反复吟唱。不一会儿,晓兰用原韵原调唱了起来:
金丝笼中金丝鸟,被人关着怎得逃。我爱春光,也知春
已到,如今寄语春风,快把云吹跑。问春风,你枉自同
情。为何不砸笼牢?我希望拥入春的怀抱!
小云听了非常高兴,很佩服晓兰的才思,觉得她把共产党比作“春”也很贴切。她希望投入党的怀抱,愿意革命之情寓于言表。只是怎样去砸笼牢呢?不妨一问。于是写了几个字:“砸笼牢,好!有何妙计?”写完用纸包上个小石子扔了下去。
张晓兰拾起一看,一副惊喜的样子。她没想到柳庄除她和嫂嫂以外,还有女的识字,不仅识字,而且很有文才。她于惊叹之余,提笔写了句:“请民兵来,吃顽固”。
小云立即回道:“如何处理,请候佳音”。她带着几个团员到了民兵队部,正好王区长和李峰来检查开展工作和反扫荡的准备情况。小云汇报了动员张晓兰等参加革命组织的情况,和晓兰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