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特稿:生死跟着共产党——金寨籍老红军朱国栋的革命人生(组图)
2017-03-08 11:24:27
作者: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红研中心 沈雁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朱国栋(1918—2010),金寨县斑竹园镇人,幼时淘铁沙、给地主放牛,1930年1月参加革命,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任商城县少共区委委员,赤南县委和皖西北道委公务员,道区工会常委,三路游击师和红28军政治部宣传员。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4支队7团民运干事、9团保卫股长,新四军2师11团特派员,后入延安中央党校四部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25旅、2旅组织科长,吉林军区独立团副政委、政治处主任,6师18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铁道兵第1团政委,广州铁路局公安处副处长、组织部副部长、铁路局党委副书记,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党委书记。1983年离休,享受副部级待遇。

    生死跟着共产党,是朱国栋一生的信念和追求。朱国栋同志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矢志不渝,永远跟党走的一生。

    1930年2月,年仅12岁的朱国栋同志在家乡自愿参加革命军队,同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苏区经历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每经残酷战斗,从“死神”中走过来之后,都使他更加痛恨给人民制造灾祸的反动派,都使他更加坚定决心,不管千难万险都要跟着共产党,彻底打倒反动派、砸烂旧世界,将革命进行到底。

    1937年,抗日的烽火燃遍全国。蒋介石却不遵守“西安事变”时国共两党签订的“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协议,在国民党内提出“北和南战”的反动方针,调兵遣将,围剿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蒋介石加派卫立煌为三省的“剿共总指挥”,命令刘震华、粱冠英、刘经夫为鄂、豫、皖三省“剿共司令”兼省长。采用军事、政治齐头并进的反动方针,对活动在鄂豫皖边区的我红28军进行猛烈攻击。

    红28军政委高敬亭实施“针锋相对”、“化整为零”的对策,只留下朱国栋所在的红八十二师第2营在老区打游击,以牵制敌人兵力,其他主力分散行动。部队分散后,二营从鄂东北礼山县、天台山出发,途经豫南罗山、光山、黄川、商城等县进到皖西金寨、霍山、英山、罗田等县,再迂回到鄂北的麻城、黄冈两县边界地区。两个月中,几乎每天都同围追堵截的敌人交战,部队伤亡很大。加上正处于夏天,气候炎热,雨天又多,指战员营养补给很差,病员很多,减员较大,原先三个连300多名战士仅剩下几十人,战斗力受到极大削弱。二营营长对战斗前景悲观,又怕承担“损兵折将”的责任,便离队逃跑了,教导员在后面指挥部队掩护时,负伤被俘,部队只剩下副营长一人指挥。朱国栋原是八十二师政治部宣传队的队员,之前临时被派到二营做群众工作,眼前,二营正处于极端的不利地位,战斗残酷,士气受损,朱国栋挺身而出,想方设法帮助副营长做好战士思想工作,鼓舞士气,激励大家:只要有一个红军战士存在,就要与敌人拼杀到底!同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后勤工作,以求最大限度地稳定军心。

    六月初的一天,部队进到麻城与黄冈县交界的桐梓河地区一座庙里宿营。第二天拂晓,突遭敌人重兵重重包围。朱国栋所部仓促应战,同围攻敌人厮杀搏斗,终因敌强我弱,我军伤亡惨重(后来得知,此次突围只冲出来七个人)。当朱国栋冲出重围时,一帮敌人在距他不太远的地方穷追不舍,朱国栋急忙钻进一片树林里才甩掉敌人。当晚朱国栋摸回大庙,希望碰到幸存的同志,但在庙的周围转了半夜,除看到多具同志的遗体外,再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临离开时,看到几个和尚在烧香念经,可能是在为死者超度,朱国栋没敢进去,立即出来通过树林走到另一座山上继续隐蔽。当时山下村庄的老百姓受国民党反动派实行所谓的“十户防共连坐法”(即其中一户或一人与共产党、红军有关系,十户人家都要获罪)的恐吓,不敢接触红军队伍。

    深山里没有居民,也见不到人,无处住宿,朱国栋只好出去寻找可以充饥、赖以维持生命的东西。山楂树到处可见,满枝结着果实,青的、黄的,朱国栋贪婪地摘满了一口袋。可是放进嘴里一嚼,却苦涩得满嘴发麻,难以下咽。后来发现黄色的苦涩味稍轻,他便狼吞虎咽起来。为了躲避敌人,也为了选择较安全的出山口,朱国栋在深山走了五天五夜。饿了吃山楂、毛栗子等能进口的山果,渴了喝几口山泉,天黑了找个能蔽身的洞穴蜷伏过夜。

    第六天,朱国栋终于走出山口。不远处,就是公路,进入了敌人的封锁线,只见碉堡林立,相互间有篱笆和绳索连接,上面还挂着多个大小不同的铃铛,只要有人碰到篱笆、绳索,铃铛就会发出响声,从而惊动守敌。朱国栋不敢贸然通过,悄悄返回深山。又过了两天,他感到不能总躲着,便再次走出去仔细侦察,终于发现了碉堡较少、防范较差的地方。朱国栋便趁黑夜通过了封锁线后,他又摸进了村庄,进了一户穷人家,向他们讨口饭吃。老乡见朱国栋穿着红军服装,立即警觉起来,从吊篮中拿出饭菜给他吃,然后起身往外走。朱国栋也警觉起来,站到门口拦住他,怕他出去“告密”。老乡说:“你快吃了走吧,我们不伤害你,你也别连累我们。”朱国栋七天没见过饭粒,两分钟就把饭扒进了口里,连道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赶快离开了。朱国栋匆匆向西走,当走到一条公路上,突然被碉堡里的敌人发现了,他们向朱国栋喊话,朱国栋含糊地应答,同时反向疾行。几个敌人从碉堡里下来,朝他追来,乘着夜色,朱国栋向着稻田里猛跑,等敌人追来,他已躲进稻田里边。敌人放了几枪后,没再听到动静便回去了,朱国栋在水田中蹲了两三个小时后才慢慢出来。

    朱国栋到了黄冈境内的巴河边,碰到位渔民,他看到朱国栋的穿戴,立即会意,把他扶架过河。还告诉朱国栋,这里是国军占领区,嘱咐一定要小心。过河后朱国栋走到一个村庄的池塘边,向一位看塘的老人讨口饭吃。老人把朱国栋让到他家,立即把他儿子的一套蓝色学生服给朱国栋换上,并把朱国栋脱下来的红军服迅速毁掉。老人给朱国栋吃了一顿茶泡冷饭,并告知老人姓陈,再没多说话,立即送朱国栋上路。

    有了这一身蓝色学生装,又安心地吃了一顿饱饭,朱国栋的精神才振作起来,重新走向寻找红军、寻找党的跋涉之路。经过黄冈、麻城、孝感等五个县,终于在孝感的山区找到了部队,找到了党。朱国栋兴奋异常,却又高兴不起来,因为同他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分散突围的战友一个也没有看到。但他来不及思虑太多,跟着党组织和部队继续战斗和前进。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后,遵照中央指示,鄂豫皖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和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四支队,整编为七、八、九三个步兵团和一个手枪团,奔赴皖中抗日战场。朱国栋担任七团政治处团部机关分总支书记。“东进,东进,我们的铁的新四军……”1938年3月初,在支队司令高敬亭的率领下,3000人的部队高唱军歌,挺进位于安徽庐江县、无为县地域的皖中抗日战场。当部队抵达皖西立煌县(今金寨县)时,所获得的武器弹药和军饷少得可怜,每人平均只有4枚手榴弹。

    在东进的路途上,部队刚好与对日战斗的国民党27集团军的溃军相遇,他们听说这支新四军部队有500多支红缨枪,人均只有4枚手榴弹、4粒子弹后,哭笑不得地说:“日军是飞机、大炮,我们这么好的武器都抵挡不住退了下来,你们拿着小步枪也敢前进?”

    当时,日军在皖中到处修工事、建炮楼,疯狂扫荡,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解救人民、挽救被动局面,朱国栋所在的四支队迅速开展了机动灵活的敌后游击战,主动寻找战机打敌人。由于小米加步枪敌不过坦克和大炮,部队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敌人的报复心很大,他们立即调来重兵进行地毯式打击。”朱国栋回忆说,“我们的部队只能马上转移,不能带走的物资则就地烧毁。”尽管这样,这支部队还是一直在等待着时机,“一定要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 机会终于来了!“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那一场棋盘岭伏击战!”朱国栋说,“高敬亭派我和另一位教导员去侦察地形,我们发现,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的运输汽车经常出入安(庆)桐(城)公路一带,当时日军正准备攻打武汉,这条公路是敌人向中南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

    公路两旁多丘陵,朱国栋发现,在一处小山冈两侧,有很长的山坡,周边荒草繁多、树木茂密,很适合隐蔽埋伏。

    9月的一天,部队开到了安庆棋盘岭小山冈西北面的村庄潜伏下来后,战士们把枪擦得铮亮。凌晨3点,部队出发,在天亮前进入伏击阵地。上午8点,日本鬼子的运输卡车从安庆方向开了过来,烟雾腾腾。当第二辆车驶进伏击圈后,排长终于忍不住了,他率先投出了一枚手榴弹。见此情形,憋了很久的战友们在这一刻发泄,紧跟着连续投掷手榴弹,机枪发出“突突”声。由于事发突然,鬼子的车队乱成一团,很快倒下一片,其余的一边乱开枪,一边退到后山准备负隅顽抗。战士们的子弹很快就打完了,大家乘势而下,迅速压了上去,和鬼子展开了肉搏……朱国栋冲到一辆卡车旁,发现一个鬼子正隐藏在车下方准备打“暗枪”。他立即推上最后一粒子弹,对着敌人就是一枪……鬼子毙命后,他从其身上搜出一把步枪、两盒子弹。

    这次战斗,部队凭借小步枪、手榴弹和机关枪,一共炸毁日军50多辆卡车,毙敌70余人,还缴获三八式步枪30多支、子弹1000多发,另有一大批毛毯、大衣、防毒面具等军用物资。此后,朱国栋的部队共进行过大小战斗70多次,开辟了皖北抗日根据地,到了1939年,部队挺进皖东,进入新的抗日战场。

    “好儿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是当时群众中流传着的一句话。抗日战争走的是人民战争路线,如何动员人民群众参军、拥军,成了新四军四支队的紧要任务之一。

    朱国栋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在安徽无为县盛家镇设立了一个新兵报名接待站,我任指导员,负责宣传动员工作。”他说,抗战初期日军气焰嚣张,凭借先进的军事装备不可一世,群众对鬼子既恨又怕——恨不得马上消灭鬼子,但又慑于鬼子的淫威。基于此,群众和子弟兵部队似乎也隔着一层膜。针对这一情况,部队专门抽出各团政治处的宣传股、民运股和宣传队,积极开展群众工作。

    朱国栋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妇女、绅士等不同人群,组织召开各种类型的群众会。白天,他到村庄张贴抗日标语,控诉日寇罪行;晚上,下到村落演出抗战戏剧,传唱救亡歌曲,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

    与此同时,抗日战场也不断传来胜利的消息,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士气。很快,群众的恐日情绪消失了,表现出来的是保卫家园的决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军民关系日趋亲密,大量青壮年也开始踊跃参军。1938年夏秋,朱国栋的部队在庐江和无为两县打游击,1个多月就有500多人主动要求加入新四军。朱国栋积极动员群众参军,迅速壮大了抗日力量。

    1943年2月,朱国栋听从组织安排由皖东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去延安的路上,到处是敌伪占领区,到处有封锁线。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足足花了十个月时间,终于在当年12月初胜利抵达革命圣地延安。

    在几十年革命征程中,朱国栋先后参加了河南光山白菜园战斗、湖北英山县掌山冲战斗、英山县西界岭战斗、淮南路西反顽战斗、攻打吉林战斗、围困长春战斗。在多达50余次的作战中,他英勇善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甘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品格。三年解放战争,直到1953年转业到地方,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解放军,从一名红军战士到一名领导干部,他始终没有离开部队,没有离开党。

    朱国栋同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把全部的光和热献给党的事业的一生。

    1962年3月,组织上安排他担任长沙铁道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在21年的院党委书记的岗位上,他带领党委一班人,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为加快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合格工程技术人才。十年动乱时期,在他和全院教职工的努力下仍然为国家培养了2000名毕业生。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较早地恢复招生和教学工作,尽力挽回十年动乱所造成的损失。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领导全院教职工,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理顺内外关系,发展横向联系,讲求办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把学院办成面向铁路现代化建设、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铁路高等学校,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朱国栋参观市政建设

    1983年离休之际,他明确表示:“人离休了,思想不能退步,对党的信念不减退。要经常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尽力做些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情,坚持锻炼身体,力争身心健康,少给组织和同志们添麻烦。”

2008年朱国栋为党支部作报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从长征中走出的空中骄子(组图)
·下一篇:无
·沈雁明:生死跟着共产党——金寨籍老红军朱国栋的革命人生(组图)
·特稿:生死跟着共产党——金寨籍老红军朱国栋的革命人生(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生死跟着共产党——金寨籍老红军朱国栋的革命
高华、江明: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风清气正传承后人——
特稿: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风清气正传承后人——中共早
特稿: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向老区兴县捐款
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向老区兴县捐款356万元
李学叶: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向老区兴县捐
特稿: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向老区兴县捐款
藏头诗一首
青州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樊光湘:青州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