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世英中队正在讨论战术。
1950年初,18岁的李世英从陆军转到空军航校当了一名飞行学员,那时候,他甚至连喷气式战斗机是什么样都没有见过。由于空军初建,航校不仅飞机少,而且学员们仅能够学飞螺旋桨初、中级教练机。然而,他们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航校的飞行训练任务。到达战斗部队不久,上级就要求他们马上改飞喷气式战斗机。由于战事紧迫,这些稚气未脱的小伙子在喷气式战斗机上仅仅飞了二三十个小时,就勇敢地驾驶着战机升空与敌人展开了厮杀。
1951年年底,李世英驾驶着米格15战斗机首次参战,担任空四十五团副团长林广山的僚机。在这次空战中他首先发现敌机,为掩护长机,他对准一架偷袭长机的美机猛烈开火,敌机猛拐躲过李世英的炮火攻击,但机身却正好暴露在长机面前。林广山抓住战机,猛按炮钮,一举将敌机击落,取得了首战告捷的优异成绩。1952年下半年经过米格15改装之后,李世英担任了航空兵十五师四十五团一大队副大队长兼二中队中队长。他带领中队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国空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拼杀。
李世英从屋里拿出来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面年轻飞行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2岁,中队长李世英时年21岁,可他们打起仗来却有勇有谋,特别注重发挥中队的整体作用。李世英常对战友们讲,要战胜比我们强大得多而又经验丰富的美军,就必须扬长避短,发挥出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首先是我们的战斗是正义的,得到了全中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支持;第二,我们都来自于陆军部队,在常年的战斗中形成了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第三,我们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他要求大家坚决贯彻刘亚楼司令员提出的“一域多层四四制”的作战原则,中队与中队,长机组与僚机组,长机与僚机之间要形成一个坚强的整体,互相支持,互相掩护,充分发挥整体作战优势。他还提出,在困难时“支援掩护好战友比自己击落一架敌机更重要”和“长僚机亲如兄弟”的口号。他的作战指挥思想在二中队得到大家的认同,并且很快在实战中得到验证。
1953年1月20日下午,我志愿军航空兵十五师12架战机在朝鲜昌城靴子东南地区上空迎战来袭的美军12架战机。带队长机、副团长吴胜凯命令:“一中队攻击,二中队掩护!”只见一中队一个右转下滑,如旋风般向右前方4架敌机扑去,与敌机展开激战,很快击落1架F-86战机。正在这时,李世英发现有4架敌机从右后方偷袭过来,他立即报告带队长机:“注意,你后面又有4架,我来攻击!”随即,他带领二中队一个急转,从后上方向敌机冲去。这时,他又发现左前方冲出4架敌机向长机中队逼近,情况十分危急。李世英临危不乱,果断改变命令:“攻击左边敌机!”他带领二中队调转机头,向左猛插下去。这时,敌4号机已经咬住我机,眼看着敌机就要开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世英对僚机组大喊一声:“我打前面两架,你打后面的!”接着,一推机头猛扑过去,一举将敌机击落。马上,又向敌4号机发起攻击。敌3号机见势不妙,迅速左转,企图绕到中队长机尾后偷袭。我2号机阎清水发现后冲过去将其拦腰截住,一阵猛烈的炮火过后,敌机冒着浓烟一个倒栽葱从空中栽了下去。二中队又打了一场漂亮的空中格斗战。
这一战充分体现出二中队不怕牺牲、服从命令、相互协同的战斗作风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像磁石一般凝聚着二中队,4名飞行员团结得就像一个人一样。这种信念和精神在抗美援朝空战中一直陪伴着二中队,鼓舞着他们从1952年底到1953年7月停战的半年多时间里,共击落美国“佩刀式”F-86战机10架,击伤4架,而他们自身却完好无损。
每每提起“李世英中队”,我总是被他们这个团队的集体英雄主义的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不仅使“李世英中队”成为英雄团体,而且使这个团队的4名飞行员人人是好汉,个个成英雄。其中,中队长李世英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飞行员阎清水击落敌机2架;宋义春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蒋道平击落敌机5架,击伤2架。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蒋道平击落的5架敌机中,有1架是1953年4月12日击落的美国空军首席“三料王牌”驾驶员麦克康奈尔(美空军将击落5架飞机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三料王牌”说明麦克康奈尔当时至少击落过15架飞机)。蒋道平被部队誉为“空中歼敌能手”。
在朝鲜战场上,无论是在地面还是在空中,志愿军天天在创造奇迹。在空战中,最使美军难以置信的是,除了航空兵15师的蒋道平一举击落麦克康奈尔外,1953年4月7日,航空兵15师年仅20岁的韩德彩——一个放牛娃出身的飞行员居然击落了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驾驶员费希尔,航空兵4师飞行员张积慧于1952年2月10日击毙了美国号称“百战不倦的空中英雄”戴维斯。当时的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慌失措地立即飞往朝鲜看个究竟,又马上飞回五角大楼。他在记者招待会上惊呼:“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