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他的发动下,罗世文、杨闇公、童庸生等也纷纷撰写批判国家主义派的文章,在《新蜀报》上发表。通过对国家主义派的一系列批判,既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也使青年知识分子逐渐认清了国家主义派的真实面目,使其影响日益缩小。1926年下半年,许多国家主义的团体纷纷瓦解,风行一时的国家主义最终被广大青年抛弃。
这一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国家主义者之间的论战,对重庆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论争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以其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的鲜明特点,逐步取代了各种纷繁的社会思潮,被先进分子所接受,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思想阵地。
在先驱者们不断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在重庆得到了广泛传播,吸引了大批青年,为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地方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坚实思想基础,做好了组织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