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血洒石壕
2010-12-22 16:31:11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张向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1935年2月21日,周恩来率红一军团由贵州桐梓县进占綦江县石壕镇,造成佯攻重庆之势,牵制四川军阀,然后迅速转道赤水,进而北上,为四渡赤水赢得了宝贵战机。

  在石壕,红军展开英勇不屈的斗争,也留下了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的故事。

  日前,本报记者专程前往石壕镇,探寻英雄的足迹。

  

綦江石壕的红军烈士纪念碑。 


  綦江县石壕镇苗儿山麓,一座18.5米高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

  纪念碑四周,松柏苍翠,5位红军烈士的忠魂烈骨长眠于此。

  他们当中,有遭敌残杀的司务长,也有因重伤牺牲的普通战士。75年前,他们的鲜血洒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为归还百姓碗筷,司务长遭受酷刑后牺牲

  1935年1月22日清晨,连日阴雨过后的石壕镇茅坝坪被雾气笼罩着。

  一片空地上,一位红军司务长命在旦夕,被割下舌头的嘴里漫着鲜血。

  酒足饭饱的敌兵见已不可能拷问出什么情报,拔出手枪朝着司务长的胸部射去。

  经受敌人连续20多个小时酷刑折磨的司务长英勇就义,在石壕留下了一段憾人落泪的英雄故事———

  此前一天的中午,红军大部队由贵州向石壕行进。

  然而,当部队行进约10多公里后,一些战士才记起忘了归还借用老百姓的碗筷。

  首长指示,立即派一名司务长带两名战士前往农户家归还。毕竟,如果不及时归还这些物品,可就破坏了红军“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的铁纪。

  于是,司务长和两名战士原路折回,挨家挨户归还借用的物品。

  然而,他们的踪迹不幸被敌军残部发现。见红军大部队已经离去,10多名敌人向司务长三人发起了疯狂进攻。

  因势单力薄,战斗了半个多小时后,一名红军战士被敌军子弹击中,当场牺牲;另外一名战士也连中两弹,身负重伤。

  眼看快被敌军包围,司务长连忙掩护负伤的战士追赶大部队,自己却不幸落入敌手。

  连连溃败的敌军好不容易抓到一名红军,一窝蜂地将司务长按倒在地,一顿拳打脚踢之后,要他交待红军的行军路线等情报。

  司务长根本没把这些敌兵放在眼里,他怒视敌人,任凭施暴。

  “好,我看你嘴有多硬,给我用‘搬地均’来收拾他!”敌军班长赵汉阳咆哮起来。这“搬地均”是敌军惯用的一种酷刑。

  敌军将司务长绑在一块杀猪用的条石上。在这块两米多长的条石上,两侧各有一个酒杯大小的孔,匪徒用绳子将司务长的头发从石孔穿过,反绑在条石上,再将他的脚也捆住,双臂扭到身体之下。

  这就是“搬地均”酷刑。被折磨的司务长不仅不能动弹,嘴也合不上,发不出任何声音。

  “快说出行军路线!”几个小时后,从饭馆喝酒回来的敌军班长才将司务长松绑,继续审问。

  “不知道!”备受折磨的司务长依然坚强。

  司务长的毅力远远超出敌军的料想,这可惹恼了他们,于是,一个个酷刑开始轮番用上。

  匪徒先把他捆到条石上,将石灰水灌进嘴里,不奏效;便开始“踩扛子”———用扁担撬开两只小腿;天黑时,匪徒又用“穿心杠子”将司务长抬到茅坝坪,一路上,司务长的手脚被扭曲捆在腹部……

  折磨了一夜,穷凶极恶的匪徒在得不到任何情报后,竟然残忍地割下了他的舌头,然后将他杀害。

  敌人一走,几位农民含着泪将司务长的尸体掩埋。

  多年以后,当地政府将司务长的遗体迁移到石壕镇红军烈士墓,以纪念这位坚贞不屈的英雄。

  为救红军伤员,村民把家中仅剩的5担谷子送给匪兵

  尽管已迁入新居多年,家住石壕镇梨园村十组的李尚金老人始终不肯将老房子拆掉。

  这幢老房子位于一片名叫漆树坪的洼地上。

  正是在这幢房子里,李尚金的父亲李树清曾冒着生命危险,收留4位红军伤员———

  1935年1月的一天,李树清的家中突然来了几名红军,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听完红军的介绍,李树清才明白来意:原来,红军进发到石壕后,由于大部队要继续前进,红军卫生队希望李树清能够帮助照顾4名重伤员。

  这可不是普通的任务。此前,一位村民因给红军带路,就被国民党保长以“卖客罪”给杀害了。

  现在,把红军留在家里养伤,一旦大部队离开,全家人都可能性命不保。

  “红军是好人,伤员走不动,我怎能不管。”当年仅22岁的李树清血气方刚,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还坚决不要卫生队送来的银元。

  不过,到了夜里,李树清还是开始担忧起来。他想,要是保护不好这些伤员,岂不是辜负了红军的嘱托。

  “把他们送到山洞里吧。”和家人商量了一夜,李树清决定,将4名伤员抬到自家后山的山洞里,并在那里搭起草棚,全家人日夜陪护。

  一天清早,国民党匪兵来了。一进李树清家,就搜到了一只红军鞋,顿时,气氛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李树清的母亲“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一边拼命给匪军官兵磕头,一边让李树清把家里的谷子送给匪军。

  李树清这才反应过来。在老百姓的印象中,这些国民党官兵只要有了“好处”,也就不会那么认真。当即,他就把家中仅剩的5担谷子送给了匪兵。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生命之诗划过流血的天空----琼籍“左联”爱国诗人征军
·下一篇:方志敏:志士清贫意志坚 铁窗著述留后人
·南京军分区陪同南京第一集团军英雄楷模杨仕春医师来到王稼祥纪念园参观
·魏琳萍:与朱老的对话(图)
·尚蓉:缅怀英雄先烈 抒发红色情怀(组图)
·特稿:缅怀英雄先烈 抒发红色情怀(组图)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三下乡团队参观革命旧址(
·特稿: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南昌大学软件学院三下乡团队参观革命旧址(组图)
·周文江、杜晓珂:缅英雄先烈 燃青春激情
·特稿:缅英雄先烈 燃青春激情
·冷金兰:安徽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赴含山县纪念烈士英雄(组图)
·特稿:安徽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赴含山县纪念烈士英雄(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