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17岁的小子被战友们开玩笑称为“不要命”,因为他能在天黑不开灯的条件下开“飞车”,还和敌机玩捉迷藏。这个当年的小战士如今已是77岁的白发老人,他叫王连英,说起60年前在朝鲜的战斗经历,老人兴致勃勃拿出1951年由朝鲜政府授予的二等功军功章。
王连英至今还珍藏着1951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的茶缸王连英。
王连英(右)与他的副驾驶在朝鲜战场。
王连英当年在朝鲜这户朴姓人家养伤。
亚心网5月11日报道 17岁的小子被战友们开玩笑称为“不要命”,因为他能在天黑不开灯的条件下开“飞车”,还和敌机玩捉迷藏。这个当年的小战士如今已是77岁的白发老人,他叫王连英,说起60年前在朝鲜的战斗经历,老人兴致勃勃拿出1951年由朝鲜政府授予的二等功军功章。
巧设伪装送伤员
1950年,17岁的王连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总部汽车8团的战士。
汽车兵少不了在各阵地、补给点及医院间穿梭,敌军时常在半路上来个“伏击”。因为白天敌军飞机火力封锁太严,王连英和战友们每次只好趁天黑开车将物资运到阵地。
一次补给时,阵地指挥员要求王连英帮忙将十多位伤员送到后方医院。当时天气热,许多战友的伤口严重感染,“我当时看了特别难过,向阵地指挥员保证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王连英回忆说。
王连英上路没多久,一架敌军飞机就像秃鹫一样,压低飞行高度大摇大摆地跟了上来。王连英知道,敌机最喜欢贴地搜索,他选择停车熄火,而后悄悄下车拿出大篷布蒙在整个车身上,将车伪装成一个小山包,结果敌机俯冲了几个回合后返航了。
见敌机的引擎声越来越远,王连英立刻撤掉伪装,翻进驾驶室向后方医院疾驰。路面经过战火的轰击后大坑连着小坑,卡车被颠得左右摇摆,但王连英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王连英驾车飞快地驶过了150公里的山路,赶在天亮前到了后方医院。事后,有个老兵开玩笑:“你这小子是特务吧,颠死我们好去请功。”王连英不好意思地说:“我怕开慢了让敌机追上……”
在朝鲜人家养伤
60年过去了,王连英依然记得许多朝鲜语。“阿妈妮,吾里兹晚共。(大娘,我是志愿军)”王连英回忆说:“朝鲜话飞机叫‘比级’,汽车叫‘恰东恰’,隐蔽叫‘莫给’。因为我是汽车兵,当敌飞机空袭时我对周围的朝鲜老百姓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恰东恰莫给待比’,意思就是‘汽车可不可以藏在这儿’,往往他们都会回答‘待思密达(可以)’。”
王连英至今还保留着几张老照片,有一张是他和一户朴姓的朝鲜人家的合影。当时他受伤后,部队把他安置在这户人家养伤。
王连英清楚地记得,当年由于一连几天高烧不退,他体力耗尽,连吃饭都张不开嘴。迷迷糊糊中,他突然感到嘴边有一股甜甜的感觉,他睁开眼睛,发现穿着朝鲜服饰的大娘正端着碗慈祥地望着他,并给他喂蜂蜜……
“大娘也许过世了,但是她的后人还在吧,如果有机会去朝鲜,我一定去谢谢他们。”王连英说。
来疆当驾驶教练
战后,王连英被部队安排在沈阳军区第17陆军医院疗养,部队面临整编,王连英光荣复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