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游记>>正文
特稿:拜谒云南陆军讲武堂
作者:仰光
浏览次数:
2025-03-04 13:41:4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初春的昆明翠湖公园,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湖边杨柳依依,鱼儿在水里欢快地嬉戏,松鼠在树间轻灵地跳动,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和舒心。

    我从这旖旎的风光中匆匆走过,在翠湖西门旁边,找到了向往已久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此,重温我国近代史上这所著名军事院校的往昔,缅怀为中华崛起默默奉献的英雄先烈。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青瓦白墙,古朴庄重。走马转角楼式的布局,规整而大气,犹如一位沉稳的长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走进大门,宽敞的院落映入眼帘,地面的石板历经无数脚步的打磨,泛着温润的光泽。四周的教室、宿舍错落有致,木质的门窗散发着岁月的沉香。

    讲武堂诞生于风云激荡的清末,彼时国势衰微,列强环伺。有识之士深知,要挽救国家于危亡,必须培养新式军事人才。于是,1909 年云南陆军讲武堂应运而生。它宛如一颗希望的火种,点燃了无数有志青年投身军旅、报效祖国的热情。

    这里的教学堪称一流。一批从日本士官学校等名校归来的教官,带来了先进的军事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不仅传授军事理论知识,还注重实战演练。课堂上,教官们激情澎湃地讲解战略战术,学员们则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到了训练场上,学员们身着整齐的军装,喊着嘹亮的口号,进行着队列、射击、战术等各项训练。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都不曾削减他们的训练热情。 

    在讲武堂的历史上,走出了无数熠熠生辉的将帅之星。朱德元帅,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正是在讲武堂刻苦学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为日后领导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叶剑英元帅,同样在讲武堂接受了系统的军事教育,培养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他们就像从讲武堂飞出的雄鹰,在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壮丽的轨迹。

    从这里还走出了二十几位上将,为战乱迭起的近代中国输送了近万名军事人才;有三个国家军队的总司令和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出自这里。在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誉为“将帅摇篮”,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讲武堂还与辛亥革命紧密相连。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传来,讲武堂的师生们热血沸腾,毅然投身到云南的重九起义中。他们冲锋陷阵,不怕牺牲,为推翻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场起义,不仅是讲武堂师生的英勇壮举,更是云南近代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设有2个常设展览。在“百年军校将帅摇篮”主题展中,展品包括历史照片、军事器械、文物资料、生活用品等近2000件,还有叶剑英元帅讲武堂的毕业证书、朱德叶剑英两位元帅的元帅服等难得的展品。讲武堂陈列着当年学员们睡过的床铺和穿过的军服,简单而朴素,却有着历史的厚重与真实。

    另一个是“中国远征军”主题展,它以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抗击日寇的历史史实为蓝本,用800余幅历史图片和500余件实物,展示了在中缅印战区,中国军队和云南人民与美英盟军共同携手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历史。

    云南陆军讲武堂,用浓厚的历史气息,向我们无声地叙述着一个时代的故事。

    我游走在展厅的每一幅图画、每一个实物前,心里充满着对革命先烈们的崇敬,他们是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中国远征军主题展厅,在展厅出口的留言区,贴满了人们的观后感想,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向先烈们致敬!我们都不会也不能忘记,他们曾经经历的惨烈与艰辛。

    如今,昆明讲武堂已成为一座记录历史的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史料,生动地展现了讲武堂的辉煌历程和重要贡献。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能看到当年师生们的热血与豪情。

    昆明讲武堂,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先辈们的理想与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一个军人家庭的红色情怀(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一个军人家庭的红色情怀(组图)
·特稿:探访遵义会议旧址
·特稿:伟人故里行
·特稿:黄埔军校旧址参观记
·特稿:新会梁启超故居游
·特稿:走进歌乐山
·特稿:冬游红色景点记(组图)
·特稿:走进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特稿:心灵光明行——观《草地夜行》人物雕塑有感(组图)
·特稿:漫步橘子洲头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拜谒云南陆军讲武堂
仰光:拜谒云南陆军讲武堂
特稿:拜谒云南陆军讲武堂
中红网-曾泳:长汀组歌(诗四首)
中红网-朱冬生:邓中夏 革命烈士传(100)
特稿:延寿县延寿镇胜利东社区关工小组开展
特稿:延寿县延河镇团委关工委开展“学雷锋
特稿:七律·咏郭雪萍烈士
罗平均:七律·咏郭雪萍烈士
特稿:七律·咏郭雪萍烈士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