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冰心为了躲避复杂的政治环境,为了躲避日机对重庆市区的轰炸,也的确为了养病,1941年春,冰心一家便从七星岗迁到郊外的歌乐山上居住,她把歌乐山上的这座土屋称作“潜庐”。
廖庆渝老师指着“潜庐”周围的杂草让记者看,他说歌乐山上,凡是看到长有这种“豆豉草”的地方,当年肯定是一些高官或重要人士的寓所。廖老师随便指了几处冰心寓所四周的旧房,竟然都是当年达官显要的寓所,比如有当年的水利委员会委员长薛笃弼旧居、外交部长王正廷旧居、国民党元老邓官彦旧居等。冰心当年居住在歌乐山时,也常有友人造访,这些人在我们现在看来,也都是文坛大家、学术先驱者,比如梁实秋、顾一樵、老舍、巴金、郭沫若、臧克家等等。
歌乐山环境清幽雅静,山下的沙坪坝在陪都时期已经成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教育界名人大都聚集于此,切磋交流。在这样的自然人文环境下,应该说是冰心文学创作的大好时机。但实际上,冰心在歌乐山并不闲。她的大女儿吴冰曾回忆说:“我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时,看到的多是妈妈拿着抹布东擦西擦,很少见她在伏案写作。我有些纳闷,她那些文学作品是什么时候写成的呢?后来才知道,这是她的独特的‘休息’方式,她往往利用做家务劳动的时间来打腹稿。”忙完一切之后,在孩子们睡觉了,或是上学去了,冰心才得闲读书写作。
1946年4月,冰心一家离开生活了5年多的重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冰心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曾回过一次重庆,她想再上歌乐山生活过的地方看看,可惜当时歌乐山作为军事禁区不对外开放。此后,冰心再也没有回来过重庆,沙坪坝、北碚、歌乐山这些地名也只能成为冰心老人心中永远的思念和回忆。
上世纪90年代初,冰心写作了《我记忆中的沙坪坝》一文,并为沙磁文化区创建五十五周年欣然题词。2000年,沙坪坝区委区府在沙坪坝历史文化名人广场为冰心塑像。
《重庆读本》摘抄
重庆是忙,看在淡雾里奔来跑去的行人车轿。重庆是挤,看床上架床的屋子。重庆是兴奋,看那新年的大游行,童子军的健壮活泼和龙灯舞手的兴高采烈。
我渐渐爱了重庆,爱了重庆的“忙”,不讨厌重庆的“挤”,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和我在忙中挤中同工的兴奋的人们,不论是在市内,在近郊,或是远远的在生死关头的前线。我们是疲乏,却不颓废,是痛苦,却不悲哀,我们沉静的负起了时代的使命,我们向着同一的信念和希望迈进,我们知道那一天,就是我们自己,和全世界爱好正义和平的人们,所共同庆祝的一天,将要来到。
———摘自冰心的《摆龙门阵———从昆明到重庆》
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年),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福建福州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1940年到重庆,冰心一家在重庆生活了5年多,创作了《关于女人》、《冰心小说集》等。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