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茅山还是神圣的革命圣地。茅山因山区地势险要,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陈毅、栗裕、张鼎丞率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茅山道院”文物保护纪念石
从纪念馆驱车不远来到茅山风景区的大门,记者转乘景区专用环保旅游车顺盘山道上山抵达位于顶峰的九霄万福宫。由于该宫所处茅山最高峰,所以也俗称“顶宫”。穿过茅山道院的牌坊前行不远,右手便是九霄万福宫。宫前一侧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的“茅山道院”文物保护纪念石。游人登上台阶即可进入九霄万福宫的山门。
九霄万福宫牌坊
万福宫始建于东汉公元60年,原名“圣佑观”,初为石坛、石屋,主要祀奉三茅真君,齐梁年间成宫观。明万历26年敕赐为“九霄万福宫”。观内主要殿堂有灵宫殿、藏经楼、太元殿、三层殿、飞升台、三天门、仪鸽、迎旭道院和经堂等等。传说飞升台便是当年茅盈“升天”之处,也是昔日道士们“拜符上表”的地方。观内有一水池,曰“豢龙池”,大旱不涸,传为“神龙所都”。
茅山万福宫前留影
宫内原有太元、高真、二圣、灵官、龙王王殿,藏经、圣师两楼阁。流样、绕秀、恰云、种壁、礼真、仪鹤六道院,及道舍、客堂等建筑一百余检。建筑雄伟壮观,殿宇金碧辉煌,整座宫观气势磅跨,规模宏大,后经多次战乱破坏严重。抗日战争后,残存20余间。
茅山九霄万福宫三天门
1982年开始修复,至1994年除已修缮了上述殿堂还新建了情云楼、白鹤厅、二圣殿、养真堂(宾馆)、九霄餐厅、东山门、西山门、九龙壁和坍池、栏杆等。今日九霄万福宫既保留古时风貌,又有现代风采,终日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来到宫后的观景台俯瞰,茅山景色尽收眼底。向前凭栏远眺,坐落在茅山积金峰与大茅峰遥遥相望的元符万宁宫历历在目。
从九霄万福宫远眺元符万宁宫
离开九霄万福宫驱车下山前往元符万宁宫。建于唐代的茅山元符万宁宫,初名潜神庵,简称“印宫”。梁代天监年间(503—519)陶弘景曾结庐于此在“龙池”旁修炼。北宋江宁府奉旨为刘混康修建宫观,历时九载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竣工,赐名为“元符万宁宫”。
茅山山间小桥
走进元符宫的山门,呈现在游人眼前的是睹星门,亦称石牌坊,它原是道士们观星望气之处。门之左右石壁上刻有“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八个填蓝正楷大字。过睹星门拾级而上,有灵官殿、碑亭、万寿台、老子神像、道教文化长廊等胜景。
茅山元符万宁宫前牌坊
在这个景区中,最为醒目显赫的就是坐落在山中的老子神像,从九霄万福宫上远眺,到下山途中的时隐时现,老子神像从小到大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里,而当真正近观这座巨大的神像时,更加感到其威武和神奇。
万宁宫的老子神像
茅山以道教闻世。1998年江苏句容市在茅山元符万宁宫道祖广场上塑造了这尊道教始祖太上老君的神像,神像净高33米、重达106吨,由226块特制紫铜板焊接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道教神像,现已入选吉尼斯记录。
茅山元符万宁宫
老子神像端庄慈祥,两耳垂肩,美髯拂胸,右手执太极扇,左手举于胸前,蔼然的目光充溢着智慧。那神态仿佛正向人们娓娓讲授他那传世之作《道德经》的真谛。老子像落成,一群颇具灵性的马蜂便飘然而至,在神像的左手掌心筑起了遮风避雨的窝巢。怪就怪在这马蜂窝还随风见长,如今竟有长约一米、宽近三四十厘米了。
近观老子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