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长征是一种勇气,长征是一种追求,长征是一种品格,长征精神是至高的境界。长征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奇迹,更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纪念长征,是为了汲取其精神力量,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同70年前的长征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种种困难和险阻,会遇到新的“雪山”,“草地”。因此,在新形势下,同样需要继承和发扬红军前辈的长征精神,完成新长征的伟大目标。为此,我们特地参观了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重走长征路,找寻长征精神。
主文:阴历的三月还是有阵阵寒意,但这却挡不住我们踏青的脚步。也是这次历史活动的机会,我们四人来到了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瞻仰那些以逝去的英雄。
大门,虽然说不上壮观。却是一阵的威严。三千越甲可破吴,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气势。身处黄土,剑指南京,也是这样一种豪迈。
走过大门,便是一个展览馆,里面陈列的是一些长征故人的物品,衣物,信件,拐杖……眼前的一切仿佛把我们拉进了长征的年代。追击,封锁,搏杀,突围,这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然而,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充斥着得不仅仅是血腥,旁边的几张照片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大爱。
画面流过,我们走出了展览馆,开始了真正的长征之路。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大圆坛。长征经过的几个省,围着一支火炬。是的,胜利之火,将将从此开始燎原。
瑞金城,使我们最先到的,那个曾经的红色革命中心,那个年代,无数的伟人在这里聚集,然后开始了那条不能用确切的词语表达其艰险的征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放全中国,应该是他们唯一的精神寄托。
娄山关,一个无比熟悉的名字,或许是因为那首“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枪声,炮声,嘶喊声,那一次次的刺刀拼杀,一个个的倒下,换来的终于是城关的攻破。是的,这是见证英雄的地方。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湘江,因为他,很多满怀希望的战士都没有亲眼见证胜利的时刻。但也因为他,红军也得到了真正的成长,走出黑暗,走向了胜利之路。血染湘江,是残酷的,而他们的鲜血,则是胜利的见证。
泸定桥,最早接触这个词是在小学的课本里。红军战士是在敌人的枪口前把木板一块块铺过去的。而脚下,除了万丈深渊,便是激流的江水,仿佛一个个的食人族。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红军克服种种困难夺下泸定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小学的课文或许有把红军神化的意味,但我们眼前的泸定桥,虽不是高万丈,其底下也不是汹涌澎湃的长江,对面也没有敌人的机枪扫射,却也称得上是是天险,走在上面也是需要勇气的。快速的跑过,你便会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指挥下,1935年2月26日奇袭娄山关,27日再占遵义,一举歼灭黔军和国民党中央军的增援部队共20个团、俘敌3000人。就是在遵义,左倾走向了灭亡,红军真正走上了正道;在这里,红军也真正地长大成人,有了自己处事的能力,是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能走向胜利的红军。也许,现在的我们并不能感受当时的真正情形,于是,想象,城里我们唯一能做的,想象那些激情,更想象那些神秘。
1936年7月1日,红二、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10月10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七个月,途经四省,行程近万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十一个月,途经八省,行程一万六千多里。会宁是坐小城,而小城却寄托着大的理想——胜利的理想,解放的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的,他们做到了,拥抱,狂欢,我想这应该是当时先烈们唯一的情感。
走出大门,回头看看那漫漫长征路,再望向远方的群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