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北上到达甘肃当昌县的哈达铺,意外地找到了国民党一些报纸。这些报纸上透露了西北根据地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报道了刘志丹的红军占了六个县,而且有进攻山西之势。叶剑英和聂嵘臻等人拿到这个报纸以后,就马上送到毛泽东那里去。据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研究员刘煜介绍,中央几位领导同志轮流看过之后,大喜过望,毛泽东把手一挥,到陕北去,找刘志丹。
“红都”瓦窑堡——抗日救亡宣言的诞生地
胜利广场、纪念碑广场鸟瞰图
1935年9月27日,红军在通渭榜罗镇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作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正确决策,决定选择陕北为长征的最后落脚点,并正式宣布以陕北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9月29日晚上,毛泽东在现在文庙街小学、当时的关帝庙接见了1纵队第1大队先锋连全体指战员,并举行了晚会。在晚会上,毛主席向指战员朗诵了他在进入甘肃后才写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如今,在甘肃省通渭县文庙街小学的教学楼前建有一座V字形标志胜利的诗碑,镌刻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碑主题造型的“V”字,既象征中国革命由此发生重大转折,并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指向陕北,意味着胜利到来;又有飞翔的意思,象征祖国腾飞。不对称的“V”形现在已经为学校使用最多的一个符号,表示正确,象征着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合格的。
浩浩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瓦窑堡革命旧址
到陕北去的决定做出后,为了向全军动员,让所有的战士都知道要去陕北找红26军和27军,红军就编了一首歌叫《到陕北去》。唱着这首歌,1935年10月19号黄昏,中央红军来到了西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
瓦窑堡会议当年召开时的会场布置
瓦窑堡会议会址及张闻天旧居
吴起因战国时魏国名将吴起囤兵驻守与此而得名。后来又因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在这里落脚而改称吴旗。2005年10月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活动上又改回,称作吴起。吴旗处于同西北少数民族毗邻的杂居区,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军就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使之成为西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历史的见证人——82岁高龄马增福老人给记者讲述了当时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的情况。
马增福:“毛主席是9月24号过来的,是咱们的农历不是阳历,那年我十二岁,这个庄子只住着我们一家人。
记者:当时吴起镇上住的人多不?
马增福:镇上纯粹没人,空街着哩,稀稀拉拉住几家人。
记者:红军来了,百姓是害怕他们还是欢迎他们?
马增福:那时侯怕了么,还能欢迎红军了?谁也没认得谁,谁知道是啥人。
记者:那最后是怎么知道是红军,是咱们自己人的?
马增福:和咱们游击队会师了,给带路了,那就知道了。红军那会是四川人,说话说我们是中央红军,咱们不明白,说是为人民、为穷人。毛主席过来哪会穿的衣裳也烂烂的,十五六岁的娃娃穿些长忽闪衣裳,麻鞋、半裤,可怜着呢。”
西北军委(相当于中央军委)旧址
枣园毛主席旧居
延安革命纪念馆的研究员刘煜介绍说,当时,中央红军在路上走的时候,一些老乡就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回答就说,我们是“奉”军,当时老百姓就纳闷啊,说听过白军,红军,什么时候又冒出来了“奉”军呢?当时就有人向赤安县委书记张策汇报了,说西边过来一支队伍啊,头上插着黄蒿,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说他们是“奉”军,你知道“奉”军是啥军哪?他说呀,我也不知道“奉”军是啥军,你们继续打探。其实这就是南方口音,红军,他们南方口音就叫“奉”军,所以陕北人就误会了。所以他们到吴起镇的时候呢,吴起镇的群众跑的一个都不剩,为啥呢,不知道这是一支啥队伍。所以他们到了吴起后,明明看着乡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挂着,墙上抗日的标语刷着,就是不见人,老乡的门,一推可开,就不进老乡的家,就地宿营,埋锅,造饭,挑水,扫院子。所以隐蔽在山上的这个群众,看到红军的这个行动,怎么和刘志丹的红军一样啊,刘志丹的红军到哪里就不扰民啊。有些胆子大一点的就问,你们到底是啥人哪?他们说,我们是朱毛“奉”军哪。这下老乡才知道,误会了。这样呢,地方政府,红军,接上头了,动员群众出粮出草,迎接红军。可以讲是中央红军用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不侵犯群众,铁的纪律,用这个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对他们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