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题记 沿着新中国诞生的足迹,这片在众多传说中已成先览而后快的神圣天地近了。恰是金秋十月,我将用满腔的虔诚叩开西柏坡的大门。以期待塞满我的精神行囊,满载而归,毕竟,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一)西柏坡人 抬头是茫茫华北大平原,回首是巍巍太行山,当年滹沱河擦村而过,两岸稻花飘香的西柏坡,如今已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同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选择西柏坡作为进京的跳板一样,所有的来客都想在这里跳到更高的境界,的确,这个小山村有她的实力和魅力。 “西柏坡”三个字在闪光,不仅是因为这里有领袖们的旧居,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不仅是曾为三大战役在此运筹帷幄。西柏坡人是不容丝毫懈怠的群体,正是他们穿梭其中,才使西柏坡有了活力。 第一脚踏上西柏坡,迎面就是西柏坡人灿烂如仲秋艳阳的笑脸。不由得想起,1947年刘少奇率领的中央工委选点西柏坡是因为很重要的一点,这里的群众基础好,也就是说:当年西柏坡人的觉悟已经走在了前列,当党中央五大书记汇合西柏坡成立华北人民政府的时候,这里的气氛已经是空前的高涨。西柏坡人以其自身的传统和觉悟筑巢引“凤”,而作为“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指挥所”,这种当时无与伦比的氛围和环境,把西柏坡人平凡而伟大的精神溶得更深。且不说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父老乡亲默默的支援;且不说为了筑就岗南水库淹田淹地而毫无怨言。如今的西柏坡人为了营造这方神圣、意义深远的净土又费了多少心血呢? 西柏坡伟大的形象和气质经过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的洗礼已定格的让人肃然起敬。走在山间的小径,远观水光山色、静沐鸟语花香,走在党中央的旧居,把思绪带到以前,把震撼留在心间。走在纪念馆随着一幅幅图片走过了半个世纪,这些已于西柏坡人化为一体。当乡亲帮着接过行李,周到安置的时候,当老村长快人快语忆往昔的时候,他(她)们没有以“革命老区”倚老卖老,仿佛见到了鲁迅笔下的老黄牛在健步前行。 今天的西柏坡人也泛起了浓浓的现代气息,已基本与历史局限下的贫穷挥手作别。山枣、石榴,还有苹果、小麦、包谷,还有大米,以及旅游业的兴起,都使这个精神宝藏拥有了众多的物质财富。据调查,西柏坡村民家里基本上都有了彩电、收录机,有的家里有了汽车、拖拉机等现代化运输工具。西柏坡人明天的腾飞应该是一种必然。 (二)有感于两个“务必” 西柏坡纪念碑上刻着江总书记的题词“坚持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个“务必”即为1949年3月5日在这里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还有毛主席随之提出的“不做寿,不送礼,少敬烟,不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国同志与马恩列四平列”。这些话语丝毫不华丽,却字字引发了我的长长思考。 本世纪,革命先贤对马列主义真理的艰难探索,“八?一”南昌起义对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瑞江中央苏区的建立,四次反围剿的辉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卧薪尝胆,势可燎原的延安之火,这些无不是艰苦奋斗的结果。至此,天边已是鱼肚白,革命的胜利已在眼前。虽然我们将以农村走入城市,将以破坏旧世界过渡到建设新世界,但这些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要沾沾自喜,不要在“糖衣炮弹”中忘乎所以,我们不能当李自成,我们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同志明察秋毫,针对党内外同志的思想当头棒喝“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面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眼前有国际上的挑战,也有国内自身的挑战。当年傅作义在西柏坡就向毛泽东同志提出过一个有关历史怪圈的疑问“国民党执政了二十年就腐败、跨了台,三十年,四十年后共产党是否也该如此呢?”这并非杞人忧天,在巍峨的支柱,有蛀虫的吞噬,也会倒塌;千里之堤也会毁于蚁穴。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目无法纪,这些都是思想腐败的必然结果。当今,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人心目中的享乐主义大肆蔓延,浑然不知“艰苦奋斗”为何物,有些党政领导虽然表面上大谈艰苦奋斗,心中却早就视之为文物或者只是拿去要求别人而已。还有些人,不仅为官不谋其政,而且不知自家底细乃“人名公仆”却以“文研官”甚或“天皇老子”自居。试问这些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何在。 腐败的形式是五花八门的,诸如,以做寿为名,大宴宾客,随着堂而皇之,坦坦然然地大收贺礼,不少见,一些大腹便便,一脸“官”相的人们在酒桌上肆无忌弹,歇斯底里。毛泽东的洞察力可谓深矣。在进京之前,一番谆谆告诫,至今听来依然如雷贯耳,可悲的是好多本应仔细听听的人却充耳不闻。毛主席的“两个务必”在今天谈来意义不亚于当年,难怪江总书记1991年西柏坡之行后,对那几句话品味良久。其实,我们每个何尝不该细细品味而后付诸实际呢? 每个到过西柏坡的人都不会对“两个务必”陌生,然而我们不能观昙花一现,看过眼云烟似的对待这些沉重的字眼,旅足革命圣地,接受革命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对已逝峥嵘岁月的感喟,而是应该汲取西柏坡精神之髓,让自己的灵魂得以升华,而“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难道不应该铭刻在心吗? (三)伟大的人格力量 时日苦短,真到了恋恋不舍的时候却是无法潇洒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此后的日子将会常常念及“屋内一盏明灯亮,窗外万树石榴红”的西柏坡。是的,“你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因为那些深刻的内涵已使我的行囊分外的沉淀。 “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此”,西柏坡在历史上有着显赫的一页,而在这里伟人们留下的足迹,尤其是他们折射出的非凡的人格精神力量,会永久地弥漫于西柏坡。 在这里他们生活清苦,而且时受敌机的骚扰,但他们正定如“谈笑间樯鲁灰飞烟灭”,这是一种怎样的超越时空的必胜信念呢?条件是简陋的,唯一的一间窑洞也由毛泽东关心地让给了朱老总,而王稼祥到达西柏坡后又是中间一布帘住起了两家人。看到那依然油污的油灯。想起了一个个彻夜不眠的身影,为了新中国的解放,执著的精神似金石。 作为五大书记之一的人弼时,任劳任怨;“肩负着沉重的担子,走这漫长的路,”是“党的骆驼”,以骆驼自喻,行骆驼精神,躬而前行,不管道路有多曲折,昂然在革命生涯中把自身的精神力量铸成如巨手,托起新中国,铸成如利剑自劈旧世界。 这里每个伟人的足迹,精神风范都让我叹为观之。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诉说”,西柏坡,你是一部无比奇奥的书,短短数日,只是翻开了你的封面。但已令我受益匪浅,也许再不能抚你的山脊,再不能吻你的水波,但我能把你的精神与我的灵魂相斯守到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