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在陈老师和系辅志员丁导的带领下,我们系二百零八名同学踏上了去西柏坡进行社会实践的路程。大概两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西柏坡。 当汽车驶进这个群山环抱,绿水围绕的小山村时,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无法想象,我们的新中国是怎样从这个太行山北麓、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里走出来的,但是我又好像能感觉到当年毛主席等领导人在此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情意情景。 下了车,我们被安排在村中小山坡上的一户老乡家里。他们家有四口人,姓阎,是西柏坡本村的后代。他们都是老实的农民,不善言谈,在西柏坡的红色旅游业兴起来后,除了忙农活以外,还抽时间卖纪念品,每年都能收入不少,日子过的很幸福。我们称呼这家主人大哥大嫂,他们很忙,和我们见面,说话的机会很少,他们的女儿净小蒙是个活泼天真的小女孩,很讨人喜欢。 安顿好了一切我们就开始了在西柏坡村短暂而有意义的生活。 西柏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听村党支部的净书记介绍,五代时间就有此村,山坡上柏树很多,后来村子分成两部分,柏坡就由此而来。 当时,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以后,把总部选在西柏坡,就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稻麦两收,粮仓富足,而且,平山县是当时的抗日模范县,群众基础非常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西柏坡背靠大河,面向平原,地形地势优越,能攻易守,一便于作战,这是西柏坡纪念馆的老馆长从当年跟随在毛主席身边的老同志那里了解到的。 来西柏坡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当年的故居和西柏坡纪念馆。 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在建国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战略指挥所。当我们走进中共中央大院时,就能体会到这一点。西柏坡纪念馆的原副馆长贺老馆长告诉我们,毛主席和他们战友们就在这座大院里成功地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颁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我们他别参观了朱德、周恩来、刘少奇、毛泽东、任弼进等人的旧居,他们的居室特别俭朴。他们在当时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取得了那么伟大的胜利,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当讲解员把我们带进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坐在当年六十四位代表坐过的长凳上听讲解员讲解时,我们都听得入神了。 在那里,我们快要胜利了,我们的胜利将要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毛主席及时地发现了党内的四种情绪:因胜利而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针对这些,他提出不送礼、不做寿、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齐的六个要求。同时,他还要求党内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精神,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后来,中国共产党没学李自成,他们进了北京,建立了新中国。 今天,我们想想毛主席当年党内同志提出的这些要求,再想想我们今天的社会风气,想想我们的生活,西柏坡精神在向我们敲警钟,我们听到了吗?我们能充耳不闻吗?如今,腐败的风气越来越浓,反腐败的口号越来越响,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否尽了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我们自己能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吗?我们能牢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者的教导,担负起祖国的明天吗?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它们强迫着我去思考、思考…… 在西柏坡的日子里,发生了一很不幸的事情,当年的老村长净连章同志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了。那天是7月5日,本来要听老村长给我们作报告的,可惜我们永远也听不到了。 为了了解更多当年的历史,我们访问了一些知情的人。他们说,当年就是老村长和警卫团的人亲自把毛主席接到西柏坡村中央大院的,当时,毛主席来是保密的,住了10个月,村里的人都不知道,一直保密到解放。如今,这位西柏坡唯一健在的那段历史的当事人也离我们而去了。但西柏坡的历史,西柏坡的精神会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战争年代,西柏坡人曾为革命做出过很大贡献,建设时期,又把好地让出来修建水库造福下游人民。一九五九年岗南水库修好以后,这里更是物产丰富。被称为是“华北的乌克兰”。 现在,这个仅有40多户,160多人的小山村,依靠“红色旅游”而成为小康村。许多村民在纪念馆和旧址附近开了家庭旅馆,饭店、搞客运,卖纪念品,在岗南水库开游船。 据了解,西柏坡纪念馆从开馆到九七年,已有15000万人次前来参观旅游。去年“七.一”一天高达1.26万人,远远超过了西柏坡的接待能力,很多人不得不住到了村民的炕上。在西柏坡看到一条标语:改革开放路路通,建养并重业业兴。西柏坡的交痛,旅游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给当地人民带来更美好的明天。 短暂的实践生活结束了,当汽车再次行进在岗南水库的大坝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峰,望着依稀的村庄,院落,人影,望着美丽的滹沱河水,我心里默默地叨念着:“再见了西柏坡,再见了热情的老乡,再见了所有的山山水水”。在这里,我仅驻生活了几天,我却永远忘不了这里的山、水、人民,永远忘不了西柏坡的历史,西柏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