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陈云对中国现代化事业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论述
有学者认为,一心为民是陈云一直坚守的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强调:“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要安排好六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改革开放后,他继续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陈云的这些观点启示我们,要始终自觉将党的初心使命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学者指出,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进程中,陈云吸取苏联经验教训,强调正确处理群众生活和生产建设的关系,提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先生活,后建设”等观点,为今天努力践行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提供重要镜鉴。有学者指出,陈云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论断,并提出一系列确保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前瞻性。
(四)关于陈云对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科学方法的倡导
有学者指出,陈云善于运用科学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分析解决我国现代化事业遇到的各种问题,自觉将“十五字诀”运用于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搞现代化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通过“交换,比较,反复”把我国实际搞清楚;强调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清事实、科学决策。有学者认为,综合平衡、稳步前进是陈云现代化建设思想的一贯基调。综合平衡就是国民经济结构要合理,避免畸轻畸重;稳步前进就是“既积极又稳重”,避免反复和出现大的“马鞍形”。这个观点对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有长远指导意义。有学者指出,陈云常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有几层意思:一是强调稳扎稳打、避免冒进;二是强调试点探索、敢闯敢试;三是强调总结经验、掌握规律。这对深入理解贯彻习近平反复强调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改革方法有重要启发意义。
(执笔:唐国军、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