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周恩来作为开国第一任总理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能够多次见到这位开国总理,是我一生中引以为豪的一大幸事。”8月31日,赵海潮激动地说。
退休在家的赵海潮今年68岁,每当他翻开珍藏多年的周恩来画册,往事就浮现眼前。“小时候,周恩来总理就是我心目中十分敬仰的人。我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要见到他,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可是,没想到机会真的来了。1971年,中央领导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局面,决定从全军选调100名干部,对北京某专机部队的要害部位实行‘军管’。1972年年初,当时我正在驻鞍空军某部保卫科工作,一纸调令,要求我前往北京报到,担负中央首长专机的安全保卫任务。从1972年到1974年的三年时间里,我有幸多次见到周总理。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但周总理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第一次见到周总理的场面,赵海潮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72年2月29日上午,在首都机场,当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后,周总理乘专机从上海回到北京。当时,首都机场有上万名群众欢迎。根据上级要求,我带领50名战士手持鲜花,到首都机场欢迎周总理。接到这项任务,我心里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见到敬爱的周总理了,紧张的是责任重大,保证周总理的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当周总理健步走下飞机同欢迎的群众见面时,我高兴得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挥动着手中的鲜花,有节奏地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总理胜利归来’的口号,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回到部队,我逢人便说‘我见到了敬爱的周总理!’”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1974年12月的一天,最后一次见到周总理。当时我负责候机楼内外的安全保卫任务,按照要求,我提前一个小时将岗哨布置完,又仔细地将候机楼的每一个角落检查了一遍,生怕留下安全隐患。我看到周总理从红旗轿车上走出来,他身着灰色中山装,胸前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此时的周总理已是癌症晚期,但他带着重病之躯,远行千里,飞赴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四届全国人大会议的筹备情况。周总理看上去面容瘦削,但神采奕奕,浓浓的眉毛下双眼炯炯有神,他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赵海潮说。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当时,赵海潮正在部队工作,从电视上看到这一消息时,他禁不住泪流满面。为了缅怀周总理,他特意到书店买了一本《周恩来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光辉战斗的一生》的画册,画册上记录了周恩来从1919年到1975年的人生历程。赵海潮说:“周总理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特别是晚年,他托着病重的身躯,依然一如既往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总理的光辉品格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几十年来,我一直以周总理为学习榜样。现在,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祖国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可以说这是对周总理最大的告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