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第五师师长周磐一直很赏识、器重彭德怀。彭德怀曾经建议他办一个学兵连。周磐听说一团要办学兵连,也想办一所随营学校。彭德怀就利用周磐想以此培植和扩大势力的野心,积极支持他办随营学校。彭德怀建议校长由周磐自兼,周磐提出要找一个有经验、有学识、有朝气的人充任,彭德怀便向他推荐一年前去黄埔军校高级班深造的黄公略。周磐很满意,就叫彭德怀写信给黄公略,要他毕业后立即回师部。黄是湖南湘乡县人,少年好学,喜读兵书,彭德怀早在1916年第一次入伍时就和他结识,当时黄公略是营部文书兼团训练队语文教员,在革命低潮时,黄公略与彭德怀一样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公略到随营学校任职后不久,共产党就控制了这所学校。1928年7月18日,彭德怀到二营视察,恰好二营营长陈鹏飞的一个亲戚从长沙来,告诉陈说,昨天长沙破坏了共产党的一个机关,从被捕人身上搜出随营学校校长黄公略亲笔开具的通行证。周磐辨认笔迹后确定黄公略是共产党员。由于事态严重,彭德怀立即返回县城,国民党湖南省主席鲁涤平更怀疑推荐黄公略的彭德怀也是共产党。
由于事关重大,当晚,彭德怀等人以探望病人为名在医院里秘密商量对策,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滕代远也参加了会议。会上,彭德怀主张立即举行起义,但有人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提出让黄公略离开部队,就可以应付危险局面。这说服大家,彭德怀先分析他领导下的一团:“第一营完全可靠,是基本力量。第二营六至七成可靠。第三营只有二成多至三成可靠。团特务连基本可靠。”他又分析了第二、第三团情况:“三团主力驻长寿街,离城有一日行程,这个团最反动,但战斗力很弱。第二团驻北乡,主力离城50里,我团起义,该团会暂时守中立,不会马上配合刘济仁第三团来进攻。”他认为平江周围的敌情不算严重,“浏阳方面张辉瓒有一个团,醴陵有陈光中部,长沙约有3个团,岳阳、湘阴均无正规军,茶陵、安仁、攸县等吴尚部队正在部署向井冈山进攻”,只要“彻底消灭城内反动武装,就能争取时间,巩固胜利”。当时,独立第五师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发饷了,士兵怨气很深,这可以作为起义的导火线。滕代远也当机立断,赞同彭德怀立即起义的主张,最后他们把起义的日期定为7月22日。
1928年7月22日11时,独立第五师一团800人,集合在平江城东门外一营驻地天岳书院操场上,誓师起义。下午1时,800勇士向平江县城进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解除了城内反动军警2000余人的武装,缴获步枪1000余支、子弹100万发,还活捉了罪恶多端的县长刘作柱等反动分子200余人,五师副师长李慧根、参谋长杜际唐乘乱越墙逃走,起义部队顺利占领平江县城。
7月24日上午,举行士兵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红军第五军,彭德怀被推选为红五军军长兼十二师师长,滕代远为军党代表,邓萍为参谋长。全军共2500余人,编为一团、四团、七团及特务连、迫击炮连、重机枪连等单位。下午,红五军及数万群众在平江城内月池塘举行庆祝起义胜利大会,宣告成立红军第五军,建立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7月29日,国民党调集湘军8个团形成对平江城半月形的大包围,彭德怀率领一、七团和军直属队退出平江城,向东乡龙门转移。
彭德怀险些被叛徒枪杀
平江起义之后,国民党调集10个团“会剿”红五军,尽管彭德怀采用“打圈子战术”,避免同优势敌人硬拼,跟国民党军周旋了三个多月,但部队仍减员1000余人。由于环境险恶,一些意志薄弱者或投机分子相继离队或叛变。红五军四团团长陈鹏飞忍受不了艰苦,彭德怀让其回家了。四大队队长李玉华假传军长命令,以打民团为名拉着全队逃跑了。李玉华叛逃后,彭德怀就命人将与李玉华串通一气的雷振辉监视起来。第二天早晨,队伍集合出发前,彭德怀正在讲话,雷振辉突然夺过警卫员薛洪全的手枪,对准了彭德怀。紧急时刻,身材魁梧的新党员黄云桥一手扳倒雷振辉,一手拔枪将雷击毙。许多人都惊呆了,但彭德怀却面不改色,继续讲话并明确表示:“就是剩下我彭德怀一个人,爬山越岭也要走到底!”
最后,彭德怀决定留三个纵队在原地打游击,他自己率两个纵队800多人南下,前往井冈山,跟朱、毛部队会合。1928年12月11日,在宁冈新城召开纪念广州起义爆发一周年和庆祝两军胜利会师大会,毛泽东、朱德在大会上讲话,欢迎红五军的到来。彭德怀在讲话中称红四军是五军的老大哥,号召红五军向红四军学习。大会正开得热烈,忽然讲台坍塌了,有人说这预示着不吉利,红四军军长朱德则微笑着大声说,不要紧,台子坍塌了搭起来再干嘛!朱德的这句话对彭德怀影响很大,后来,在斗争的最艰危时刻,彭德怀总是引用朱德的这句话,“台坍了,搭起再干”,以此来鼓舞他的部下。
彭德怀参与了杀害袁文才、王佐的行动
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壮大。蒋介石调动湘赣两省6个旅约3万兵力,分5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会剿”。1929年1月上旬,红四军前委、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红五军军委及中共各县县委领导人在宁冈柏露村举行联席会议。会上,毛泽东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案,这也是彭德怀第一次聆听中共中央文件的传达。会议讨论决定实行“围魏救赵”的策略,由红四军向敌人后方赣南进军以解井冈山之围,还决定将到达井冈山的红五军一、三纵队暂编为红四军三十团,由彭德怀任红四军副军长兼三十团团长,滕代远任红四军副党代表兼三十团党代表,留守井冈山。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撤离井冈山,湘赣两省“会剿”军队只动用一个旅的兵力尾追红四军,以其大部兵力从永新、莲花、酃县向井冈山推进,于1月26日向井冈山根据地发起总攻。守卫井冈山的红五军800战士,以轻武器和每人10余发子弹,凭借新修筑的竹钉阵和土木工事,击退了20倍于己敌人的多次进攻。后来,彭德怀考虑到如果继续坚守硬拼,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决定收拢队伍突围。
4月1日,红军的两支主力部队在瑞金实现了第二次会合,毛泽东听了彭德怀叙述的井冈山失守的经过后,沉默良久,说这次很危险,不应该让你们留守井冈山。4月8日,在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上,前委同意彭德怀的提议,原红五军返回井冈山,恢复湘赣边界,巩固和扩大罗霄山脉中段根据地。
湘赣边界各县,素有土、客籍的矛盾。客籍,也就是客家人,袁文才、王佐的祖辈都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背井离乡从北方迁移到此的。因为当地的“土著人”占据着适合农耕的平坦地区,所以客家人只能居住在土著人不愿意居住的山区,而且还要受到当地土籍豪绅地主的压迫和剥削。1929年,这种土、客籍矛盾尖锐地反映到党内来。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大部分是土籍人,袁、王是客籍人,掌握着一个团的兵力,一时间形成土籍人掌权,客籍人有枪,互不相让,愈演愈烈。加之王佐秉性豪爽,不拘一格,专听毛泽东的话,其他人指手画脚,他有些不买账。袁文才、王佐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确也有些问题,被掌权的土籍人抓住不放。1930年2月,边界特委以袁文才招降茶陵靖卫团团长罗克绍为口实,指责袁文才、王佐与敌勾结。恰在这时,中央巡视员彭清泉悄然来到了边界,他带着中共“六大”对土匪处置的教条,认为袁文才、王佐过去曾经做过土匪,准备以非常手段解决袁、王问题,这一想法与边界特委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袁、王掌控的红四军三十二团,拥有1000余兵员,700余支枪,还有一座兵工厂,他们又无力对付,于是,就决定采用行骗的办法,将袁、王二人诱至永新县城,然后借助正在安福、永新边界的彭德怀的红五军,再行下手。特委负责人连夜报告彭德怀称,袁文才勾结反动民团,背叛革命,边界党有一网打尽的危险,必须抢先动手诛除袁王,请求红五军出手协助。彭德怀起初并不相信,在来人的反复劝说和要求下,彭德怀派出了两个大队(相当于两个连),并反复告诫:一定不要动枪,要抓起来谈判。
一个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袁文才、王佐死在了自己同志的手里。远在赣南的毛泽东听说袁王被杀,十分震惊,井冈山是他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而袁文才、王佐对这块红色根据地的营建有着不可抹杀的功劳。因此,毛泽东把袁、王被杀的主要责任记在彭德怀身上,后来,彭德怀在回忆这一历史事件时说:“我们也有轻听轻信的责任。”
袁文才、王佐被错杀后不久,王佐的哥哥王云隆,袁文才的妻叔、袁部骨干谢角铭收集残部并“电省反赤”,从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彻底丧失,后来,红军多次力图恢复,但没有任何收获,反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井冈山才回到人民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