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在南开大学校园内的周恩来塑像
1959年5月28日(星期四),周恩来拨冗抽暇,回到母校南开大学进行视察。
“乘法”和“除法”
上午10时许,南开大学5000名师生员工齐集在新开湖畔、图书大楼前的广场上。周恩来站在学校临时搭建的讲演台上,着一身半新浅蓝色中山服,左手腕上佩戴着一块普通白色尼绒带手表。
周恩来首先对学生们说:“大家让我讲几句,讲点什么呢?当前同学们可能感到吃猪肉少一些吧?我们就从这个问题谈起吧。”接着,周恩来列举一系列数据,驳斥了当时社会上流传的所谓“生产减少了,出口增多了”的种种奇谈怪论,然后话锋一转,饶有风趣地说:“同学们,你们都是学生,乘法和除法比我精通。我们是6亿人口的大国,每人若增产一斤,用乘法一乘,就是6亿斤,数量巍巍可观;反之,如果我们把增产的东西,通过除法,用6亿人口一除,分在每人名下的数字就不大了。”
周恩来的讲演,精短简明,总共不超过30分钟。临近结尾,他一再谆谆告诫在场的大学生们:“要珍惜你们的宝贵青春,珍惜这伟大的时代,努力学习!”
“这个,有营养!”
天近正午,开饭的时间到了。周恩来在南开大学党委书记高仰云和校长杨石先陪同下步入学校生活区。路上,周恩来提出要到学生食堂就餐。高仰云指着前面的一幢房子说:“学生膳厅即在前头!”谁知走至跟前,门前挂着的却是“干部食堂”的牌子。周恩来旋即转过身,向着一间正冒着炊烟的伙房径直走去。
周恩来一进门见笼屜上蒸有玉米面窝窝头,便拿起一个大口吃了起来。这情景使炊事员们颇为震惊。跟在周恩来身边的杨石先劝阻道:“总理,那边已经给你预备好饭哩!”周恩来却不以为然,兴致勃勃地说:“这个,有营养!”
陪同周恩来一起到校视察的邓颖超,见学校领导有些尴尬,便趁机说道:“让他吃吧,恩来对窝头有不忘的情结呢。”于是邓大姐向大家讲了一个窝头的故事:
那是1919年10月,“五四”运动的浪潮正席卷全国。此时反动政府的气焰十分嚣张,赴京请愿的天津、山东、上海等地的学生代表相继被捕。为深入开展斗争,10月10日,天津各校学生和各界群众4万余人,集合在南开大操场,举行共和八周年纪念会,周恩来被推举为大会主持人。会议要求立即释放被捕的学生代表,学生们高呼“中国万岁!”群情激愤,震天动地。反动当局调来了大批保安和警察,将学生和群众团团围住,终日对峙。周恩来从清早即滴水粒米未进,饿得难以支撑。恰在此时,一个头戴破毡帽的洋车夫将一个热乎乎的棒子面窝头塞给了周恩来。周恩来接过窝头,三口两口就吃掉了,回头再找那顶“破毡帽”,却不见了……
故人同登图书楼
午饭后,周恩来不顾气候的燥热和半日的疲惫,依然精神抖擞,兴致勃勃。他拜访了时任南开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冯文潜,并相约一同视察校图书馆。冯文潜系周恩来旅欧时期的老师,已年逾古稀,须发苍白,但精神矍铄。他陪同周恩来从一楼藏书室开始,依次视察诸层阅览室。
在2楼阅览室,周恩来在中文系学生吕振飞的书案前停下来,只见吕振飞的案头摆满了各种外语工具书,书本摞得高高,几乎要将他伏案的身影遮蔽起来。看到总理走过来,吕振飞立即站了起来。周恩来示意让他坐下,说:“认真学习嘛!”吕振飞素对英、俄两语情有独钟,其时他正集中精力课余翻译《普希金论》。
当周恩来行至3楼阅览室时,见靠廊道一排书桌最南端坐着一位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30年代出版的经济资料。周恩来拿起这本书,一面翻阅着,一面认真而风趣地向这位同学发问:“看得懂吗?”突如其来的问题,仿佛使这位同学不知所措,沉吟间似有故作“自谦”之态,于是答道:“看不懂。”此时,周恩来和颜悦色的面孔上,顿时掠过一层严肃的神情,追问:“你是几年级学生?”“三年级。”周恩来当即诙谐地说:“三年级学生还看不懂啊?要说实话嘛!”
下午3时,周恩来来到图书楼3层最西端,这是外文系学生的集中自修处。墙上悬挂着同学们临时用英语写的“欢迎周恩来总理到校视察”的标语。学生们把英语讲义递到周恩来手里,他流利地读了起来,博得阵阵掌声。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学好外语十分重要,将来建设现代化中国要用到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