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毛泽东落在实处的清廉作风
2009-12-25 14:51:57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毛应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51年10月,湖北蕲春县云丹山的农民,将当地生产的被历代王朝规定为贡米的"水葡萄"优质稻米包出50斤,寄往中南海,送给毛泽东。没想到一个多月以后,他们竟收到毛泽东委托中央办公厅寄来的汇款单和一封信。信中说:"……钱寄上,以后再不要向中央领导人寄赠任何物资,这是我们的党纪所不能容许的……"消息传出,人们深受感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农面对墙上的毛泽东画像,恭恭敬敬地三鞠躬。

  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天,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他主张艰苦朴素,不只是教育别人,首先是自己身体力行。直到去世前,他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处处节俭,他的朴素作风,不仅为他身边的人所称道,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有口皆碑。

  先说吃的方面,他一直保持着简朴的饮食习惯。他对身边的卫士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世界,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其他动物就有这个区别。”保健医生徐涛多次劝毛泽东注意营养,改变饮食习惯,多吃点好东西。毛泽东每次都摇头。有一次,他用竹筷子敲着盛了二两米饭的碗,望着保健医生说:“全国农民要全都能吃上我这样的饭,那就很不错了。你就可以来跟我提你那些建议了。”他还找了一个理由:“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小过的就是农民的生活,习惯了,你不要勉强我改变。”毛泽东喜欢吃粗粮和青菜,有时还吃野菜,后仍然保持这个习惯。有时当他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吃饭时,卫士们为他煮一缸子麦片粥或煮一缸子挂面,有时烤几个芋头,一盘马齿菜也算饭。毛泽东改善生活,多为烧一碗红烧肉。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毛泽东宣布了他的戒律:“我不吃猪肉和鸡了,猪肉和鸡要出口换机器,我看有米饭、青菜、有盐、油就可以了。我们要和全国人民一起度荒还债。”1960年,毛泽东一连7个月没吃一口肉。青黄不接的季节,他20多天不吃一粒粮食,常常是一盘马齿菜便充一餐饭,一盘子烧菠菜,便支撑着一天的工作。由于不吃粮食,营养不良,腿脚一按一个坑,浮肿得很厉害,周恩来一次一次地劝说:“主席,吃口猪肉吧,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利益吃一口吧!”毛泽东摇头:“你不是也不吃吗!大家都不吃。”宋庆龄特意从上海赶来,亲自送上门来一网兜螃蟹。毛泽东对宋庆龄始终有特殊的敬意,所以收下了螃蟹,然而宋庆龄一走,毛泽东便将螃蟹转送给警卫战士。

  在穿的方面,毛泽东的衣着也非常俭朴。他经常穿一身布衣服。有的衣服穿了多年,从1953年到1962年底,毛泽东没做过一件新衣。有两身较好的服装,也只有接见外宾,参加国事活动或外出才穿,一回到家里,就又换上旧衣服。他的两件睡衣穿了几十年,直到逝世,一直仍穿着这件睡衣。他的睡衣,一件上有67个补丁,另一件上有59个补丁。他平时喜穿布鞋,只在参加大型会议或会见外宾时,才穿皮鞋。一双深褐色的皮鞋,是主持开国大典时穿过的,鞋面上出现了几条断纹,颜色也已褪掉不少,鞋后的外侧磨去了一公分多厚。工作人员多次提出做双新皮鞋,得到的回答是:“还能穿,还能穿。”

  毛泽东每次外出旅行都携带自己的白套被、白床单。1959年6月回故乡韶山,工作人员事先为他准备了一套被褥,想尽量让他睡得舒服一点。他见后微笑道:“哟,这么漂亮,放这么多呀,我自己有哩!”随即要工作人员换上带来的白套被。

  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用清水洗脸,不用香皂。他的牙刷什么时候成了“不毛之地”,什么时候才肯换新的。他一直使用毛竹筷子,大饭店里的象牙筷子他也不用,他说:“太贵重,我用不动。”

  毛泽东卧室的家具,十分简单,且都是用了多年的。床是一张硬板床。床头西边有个小桌,上面放着台灯和烟具,西墙南侧有个立柜,挂着两件随时穿用的衣物。此外,还有两三把椅子散放在室内,再没有其他陈设了。

  他住的房子是在中南海一所古旧的砖瓦平房的院落里。一个过道将北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的一间是寝室。当中的过道,摆一张圆桌,就算是餐厅了。西厢房是图书室,东厢房是办公室。寝室和办公室之间没有走廊可通,不管刮风下雨,毛泽东去办公时,都得穿过露天的院落。上世纪50年代,行政管理部门想把这所古老的房屋修一下,改善一下毛泽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遭到毛泽东的坚决拒绝。1960年前后,他外出视察工作,回来后发现居住的房屋作了较大的修缮,很不高兴,很长时间拒绝在修缮过的房子里居住和办公。

  毛泽东的清廉作风,带出了第一代艰苦奋斗的领导集体,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无一不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典范,艰苦奋斗的作风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女儿陈知进忆陈赓:谁敢说我的女儿难看
·下一篇:访毛泽东机要秘书谢静宜:揭秘主席不乘飞机真实原因
·特稿:伟大的毛泽东到底伟大在哪里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庆祝中国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开通十六周年
·骆义飚: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特稿: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姚老庚: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