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决定启动在合肥西门五里墩东南筹建综合性大学的工作,1957年12月定名为合肥大学。
1958年9月,学校首期基建基本完成,苏式建筑风格的长长的教学主楼已经矗立在校园里,尽管它南面还有一座池塘待填平,池塘南面的正门因没有路还停留在图纸上,但招生和搭班子这两项主要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两位副校长,原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行严和原华东师大副校长孙陶林已经履新,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学院和南京等地高校支持输送的部分教师已开始备课,来自本省和苏沪浙等地的550名新生陆续报到,喷有合肥大学字样的桌椅床柜也摆放到位。
开学在即,9月16日深夜曾希圣等告辞后,毛泽东在稻香楼西苑展纸挥毫,连写了四张“安徽大学。
毛泽东为合肥大学题安徽大学,是印象中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请题他兼任校长的大学当然是安徽大学喽,是主席记忆有误,还是他觉得合肥不如安徽大,索性改为安徽大学,现在是两说并存,难以考证。张行严副校长接到曾希圣转来的题字后,当即邀集专家共同研究,从其中的两张遴选出写得最好的四个字,组成安徽大学校名,并专请名家装裱。10月6日,当时安徽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安徽大学隆重举行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并展示了毛主席的墨宝。
毛泽东曾为10多所高校题写校名,包括1949年应请题北京大学、1950年题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51年题复旦大学、贵州大学等,1958年他来安徽前6天,9月10日还为湘潭大学题名。但此番是第一次为安徽的大学题写校名,实际上包括命名。
第一次为省会合肥拍板
舒城到合肥的公路,是沿着历史上的京广驿道修建的。当年林则徐奉旨禁烟,沿这条路南下。毛泽东1958年来合肥视察,循这条路北上。车队行至合肥境内,毛泽东忽有所思,他问随车的曾希圣:安徽的省会为什么不设在芜湖呢?芜湖靠近长江,交通方便啊!曾希圣答:合肥虎踞皖中,襟江带淮,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合肥环境优美,城市布局合理别致。
毛泽东和曾希圣的这番对话,是有缘由的。大跃进刚刚发动,合肥交通不便不如把省会迁到芜湖去”的议论已经由一定的渠道传至中央。而此前曾希圣也有过赴京开会,三里街机场因跑道泥泞飞机无法滑行,改乘火车还须到蚌埠中转的焦灼经历。
伟人就是伟人,高瞻远瞩。夜阑秋深,毛泽东挥笔疾书——
曾希圣同志:
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以为如何?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
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
毛泽东的这封信,实际上是为省会设在合肥一锤定音,迁往芜湖之议自此中止。
合肥自秦汉之交置县。康熙初年江南省分设江苏(取江宁、苏州前一字组合)和安徽(取安庆、徽州前一字组合)后,最早提出安徽省会宜设在合肥的是桐城籍的大学问家姚鼐。他曾先后主持安庆敬敷书院和江宁(今南京)钟山书院多年,有时难免会将他熟谙的宁宜二地作一番比较,认为相对南京,安庆背山临江,城池逼仄,发展空间相对有限,而长江仅能通东西,南北交通并不畅达,颇以为憾。环顾省内,他的目光落在了庐州府治合肥。这里位于浩瀚的巢湖之阳,历史上东西地处吴头楚尾,南北有淝水通江达淮,是理想的省城。清嘉庆七年(1802年),《庐州府志》修成,知府张祥云请时在安庆的姚鼐审定。姚鼐阅后欣然作序,序中赞誉合肥:
地势宽平,原隰雄厚,控扼南北。要言之,安徽大府建牙,未有宜于合肥者也!
按明清时称总督、巡抚为大府,建牙指树旗。姚鼐的愿望,整整150年后成为人民政府的现实。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正式定省会为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