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一江山!”这是军队行动时下达命令的术语。但是,把攻打一江山岛作为整个战役的突破口,却费尽了周折。
开始大多数人主张先攻大陈主岛,他们认为毁其心脏,其余岛屿,自可不战而得;而父亲张爱萍主张分阶段进行,先拿下大陈外围的一江山岛作为攻打大陈的突破口。
很明显,这次战役的基本形势对我军是有利的。大陈守军不足2万人。同时,这个敌人远离台湾,按当年装备的性能,海上航行要10至20个小时,飞机支援的留空时间最多也就20分钟。没有航母这个作战平台,支援大陈的远海作战是无法想象的。在大陈海域,我军完全可以取得制空、制海权。
敌方的强项是,经过多年设防,已构建形成了永久性的防御工事。敌火力密集,且有坦克作为反突击的力量,敌舰驻防大陈海区,与陆上相互呼应。大陈各岛山地纵横,海面遍布暗礁,利防而不利攻。
我方的困难是,大陈主岛距离大陆50公里以上,只能靠舰炮和航空火力支援,而用于火力支援的舰只和轰炸、强击航空兵又不足,难以形成对上陆部队有效的火力掩护。
在这个时刻,彭德怀支持了父亲的计划。他还有进一步的考虑:从美蒋在《共同防御条约》中的讨价还价看,美国在台湾海峡问题上的底线到底划在何处,一时尚无法看清。不妨先在一江山这个小岛上刺探一下,以摸清美国的底牌,这样做不至引起大的风险。但必须取胜,否则可能助长敌军气焰,甚至可能引起美国公开宣称“协防”,所以他说,杀鸡也要用宰牛刀。
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陆、海、空三军,对盘踞在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守军发起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经过10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占领全岛。大陈列岛不战而克,解放了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一江山岛战役作为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永载史册。
文/张胜 摘《从战争中走来》李凤玲 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