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来与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
2008-03-06 10:48:00 |
来源:文汇报 |
作者:编写:石榴 《红镜头中的周恩来》 顾保孜 文 |
浏览次数: |
|
|
|
|
三大法宝。因此,《东方红》所要表现内容的选择和情节的安排都应围绕这三个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主题确定了,在艺术上如何表现,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要把中国人民革命这幅宏伟的长篇历史画卷浓缩在一方小小的舞台上,只能粗线条地勾勒,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流于平板、单调,成为某种政治说教,收不到深刻、打动人的效果。为此,周恩来和艺术家们一起磋商这个难题,就像科研人员攻关那样,拟订了几个方案。
周恩来以自己是一名创作者和观众的感受告诉大家:“中国革命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史诗,史诗要用史诗的写法,一定要注意艺术风格、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要很深刻,又能打动人,平板、单调、贫乏的东西不仅不能使人受到教育,也不能使人得到艺术享受。”
为了使《东方红》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周恩来一方面亲自请熟悉党史的中央、军队方面有关专家给编创人员作报告;另一方面,在创作中一一进行具体指导和纠正。比如,在“星火燎原”一场中,原来只表现了共产党人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英雄气概,没有提及陈独秀的问题。对此,周恩来指出,对我党来说,蒋介石叛变是大革命失败的外因,陈独秀的错误路线则是内因。否则,蒋介石举起屠刀,我党也能组织有效的抵抗,情况会大有不同。这是血的教训,证明只有执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开展工农运动,发展革命武装,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统一战线,革命才能取得胜利。
在表现“遵义会议”时,起初编创人员认为难表现,就用几句朗诵词一带而过。周恩来看后强调,一定要用专场来表现。后来,编创人员在舞台上设置了遵义会议的场景,加上了《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这首歌,以表现红军战士渴望毛泽东回到红军指挥岗位上来的迫切心情。
在把握历史本质的前提下,周恩来十分注重细节的真实。在表现红军长征一场中,如何正确表现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当时有些争议。有人主张统称为红军就行,有人认为只提中央红军就可以。周恩来不同意这样处理。他说,张国焘虽然分裂了党,但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是好的,不应歧视。毛泽东也同意周恩来的看法。后来,三个方面军都得到表现,欢庆三方面军会师的歌也是周恩来亲自改定的。
可以这样说,《东方红》的每一场、每一个细节,从歌词、歌曲、乐曲、朗诵词以及服装道具舞美等表演艺术手段的设计,都渗透着周恩来的心血。每一次分场排演,他都亲自审看。正式公演前预演过8遍,周恩来竟然反复地看了5遍。每次演出后,周恩来都亲自主持座谈会,征求意见。当时许多参加《东方红》创作和演出的作家、艺术家和演员们,都对周总理对艺术规律的深刻把握和他的民主作风敬佩不已。
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终于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共演出了14场,场面之大,演员之多,气势之恢宏,轰动了整个北京城,辛勤的汗水终于赢来了热烈的掌声。这是文艺界空前的盛举。《东方红》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还受到前来参加国庆15周年观礼的许多外国友人的盛赞。
《东方红》还在前台如火如荼演出时,周总理已将慰问和鼓励送到了台后。10月10日夜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接见参加《东方红》创作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周总理在作总结报告时,丝毫没有将《东方红》的功绩归于自己,而是强调这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成功归功于毛泽东思想,归功于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1964年10月15日,周恩来陪同日本芭蕾舞代表团的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观看《东方红》,并领着他们到演出后台参观。清水和松山提出了许多绝对属于艺术上的专业问题,包括灯光设置上的具体问题。周恩来娓娓道来,十分内行地一一作了使他们满意的解释。清水惊奇地睁大了双眼,“总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