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特稿:用人格征服世界的周恩来
2008-03-05 17:28:50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
作者:苗体君、窦春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盏不灭的希望之灯,就是周恩来。”事实上,不仅仅是张学良一个人,冯玉祥见到周恩来后,也折服于周恩来的渊博学识和坦诚人格,并写下了自己“吃饭太多,读书太少”的感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宁肯让造反派从自己的身上踏过去,也不允许粗暴地对待陈毅。1975年6月9日,周恩来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去参加贺龙的葬礼,颤巍巍地对贺龙的遗孀薛明说:“我失败了,我没有能救他。”


  周恩来一生中珍爱着他的每个朋友,关怀着他们每个人。他浓郁的人情味,感染着他们每个人。他不仅满腔热忱地爱着他的朋友,而且更爱他的人民。当他去世时,全中国的人民都在为他哭泣,首都天安门广场汇成花圈的世界,人们用最具激情的诗表达对他的钟爱。许多党外人士谈起周恩来时都说:一提起共产党就想起周恩来。许多文艺界、文化界人士在评价周恩来时说:周恩来是一个完人。党史界人士还提出过“周恩来精神”……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恩来睁开眼睛对医务人员轻轻地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去照顾其他生病的人吧!他们更需要你们。”直到死还仍在想着别人,这便是周恩来。


  在西方人的眼里,周恩来的人格魅力让所有知道他的西方人心仪景仰。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称赞周恩来:“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美国另一位作家史沫特莱说:“周恩来是一位让人十分敬重的人……蒋介石夫妇对周恩来也十分敬重。”蒋介石希望把周恩来从中共中拉出来,但“始终未能得逞,因为他概不介意个人的安乐、财富和权势”。还有一位美国官员谢伟思提到周恩来时说:“想想中国昔日的政治惯例,居高位的人,总是倚势坐大,攫取权力,飞扬跋扈,捞取财富,把亲戚朋友安插到要职去,而周恩来值得敬重的原因,正在于他没有这样做。”还说,“周的婚姻也是忠诚的表现。他在1919年与邓颖超相遇,数年后结婚,两人相处和谐,从来没有任何流言蜚语,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的模范夫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后写道:“这次访问给我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就是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下半旗为他的去世致哀。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还不曾为任何人的去世下过半旗,一时间,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广场上聚满了许多国家的外交官员,他们都在为此而气愤,他们愤怒地质问着:“我们国家元首去世都没有下半旗,中国的一个总理去世为何要下半旗?”喧闹声惊动了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他缓缓地走向众人,神态严肃而平静地说:“为周恩来下半旗致哀是我的决定,原因仅有两点,其一是:中国是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国家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使用的人民币数量更是不计其数,可是作为这个国家的总理,在其死后没有一分钱的存款。其二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人口10多亿,占全世界人口的1/4,但这个国家的总理周恩来却没有留下一个孩子。诸位请注意,如果你们哪个国家的元首只要在死时具备这两条中的一条,一定为他下半旗致哀。”


  刚才还吵闹不停的人群一下子完全静了下来,他们个个目瞪口呆,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悄悄地走开了,他们无话可说,他们被周恩来的人格魅力完全倾倒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周恩来广州两次历险记
·下一篇:特稿: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回忆:到伟人身边(组图)
·纪念馆启动百日安全竞赛活动
·周恩来纪念景区举行冬季消防大练兵(组图)
·周秉德首次在淮安周恩来纪念地作报告(组图)
·管理局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图)
·《风范—周恩来精神情景报告会》首次走进省会南京(组图)
·景区讲解员在井神公司示范演讲(组图)
·周恩来故居开展安全保卫知识测试(组图)
·淮安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打造党性教育移动课堂 努力把周恩来精神传播更广更远
·关于举行周恩来纪念地2016年度文化业务考试的通知
·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工作(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