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色秀丽的日内瓦莱蒙湖畔,坐落着一幢白色的老式三层建筑物,名叫花山别墅。1954年夏,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举世闻名的日内瓦会议,曾下榻于此。当时就在这所普通的房子里,周总理与世界影坛巨星查利·卓别林有过一次亲切而愉快的会见。尽管随着岁月流逝,两位巨人都已相继谢世,但他们之间的诚挚交往和深厚友情,却长驻人间广为传颂。
早在本世纪初卓别林的喜剧短片刚刚传入中国时,周恩来就曾观赏过,对这位具有卓越才能的电影艺术大师的印象十分深刻。在这次出席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总理有机会又一次看到卓别林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故事片《城市之光》,对这位天才电影艺术家娴熟而巧妙地将深沉悲怆与幽默笑料容为一炉的精湛技能更为叹服。当他得知卓别林因从事进步电影文化受到美国反动势力迫害,不得不满怀愤慨举家离开生活近四十年的美国,卜居于瑞士韦威镇的一个僻静小村庄后,特意邀请卓别林及其一家前来作客。
卓别林接到中国代表团转达的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电话后,既很兴奋,又感不安。尽管他对中国并不陌生,30年代初赴东方旅行时曾乘船途经上海作短暂停留,与梅兰芳等中国艺术家还有过交往,但与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象周恩来这样的高级党政领导人,还从来没有过任何接触,因而怀有一种敬畏心理。然而,令卓别林意外的是当他与家人如约来到花山别墅时,周恩来已笑容满面地站在寓所的台阶上迎候。
“啊,四十年前,就在银幕上认识您了!”周恩来总理紧握着卓别林的手,热情洋溢地称赞他的艺术才能,尤其提到刚刚看过的《城市之光》这部抨击资本主义弊端的影片。这番话语对正遭受政治迫害的卓别林听来,非同一般见面伊始的“寒暄”。
此时美国当局已宣布禁映其影片,并不准其再入境,而来自中国正成为日内瓦会议风云人物的周恩来总理,却以如此亲切的口吻表示尊敬和赞扬,卓别林感到一股暖流涌入心际。原先觉得自己与周恩来之间存在的某种障碍,顷刻间烟消云散。当他随同周恩来走进客厅落座后,立即无拘无束地交谈起来。
卓别林首先关切地问起正在举行的日内瓦会议,急于知道会议所讨论的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有无结果。这次日内瓦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也是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后第一次坐到一起,因而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会上争论十分激烈。周恩来总理以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外交家的气魄和胆略,一方面尖锐揭露杜勒斯之流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一方面抓住各种机会做好美国代表团成员的联谊工作。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越过种种障碍,使会议达成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协议。当周恩来坦然地平静地告诉卓别林“一切都和平解决了”时,这位曾以电影艺术为武器同法西斯主义作坚决斗争的国际和平战士,会心而欣慰地笑了起来,连声称赞周恩来“是决定和战的关键性人物,为日内瓦会议作出了积极贡献,”对周总理的卓越的政治家风度和杰出的外交家才干深表钦佩。
随后,周恩来又应卓别林的要求,介绍了中国革命艰难而光辉的历程。在此以前,卓别林就曾听说过许多这方面的传闻,当他再一次从周恩来的口中,证实了30年代共产党人如何被迫转移,深入中国内地;濒临绝境的革命军队,如何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领导和组织下突破重围、重振军威,仍觉得象是难以置信的奇迹。然而,曾与毛泽东一同参加那一次横贯中国的著名长征、备尝艰辛和痛苦的周恩来,此刻就端坐在自己的对面,显得是那么沉着和年轻。他在惊奇之中终于信服了。卓别林以惯有的幽默口吻开玩笑说:“看来,您现在再用不着走那么远的路了!”
周恩来听了爽朗地仰首大笑。当卓别林听周恩来讲述共产党凯旋进入北京城的盛况,时代巨人毛泽东在开国大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