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病看望水兵 刘少奇对人民海军的五次视察 |
2007-08-31 15:28:47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张治宇 |
浏览次数: |
|
|
|
|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十分关注国防建设,对人民海军建设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上世纪50年代,在担任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期间,他不辞劳苦,5次深入海岛,看望部队,视察海防前线。祖国的万里海疆,从辽东半岛的旅顺港到海南岛的榆林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首访“南昌”舰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的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中国人民开始拥有一支自己的海军力量。经过两年多艰苦经营,海军发展已初具规模,拥有了护卫舰支队、登陆舰支队、扫雷大队、海防大队、炮艇大队等部队。在人民海军成长的关键时期,1951年12月10日,刘少奇来到上海,前往华东军区海军第六舰队“南昌”号护卫舰视察,这也是中央首长对人民海军的首次视察。
那一天,“南昌”舰停泊在外白渡桥边武昌路海军码头,水兵们列队等待刘少奇的到来。上午8点,刘少奇在中共华东局领导的陪同下,乘车来到码头。他下车后,高兴地向欢迎的水兵致意,健步登上军舰,亲切地同舰上干部握手。上舰后,刘少奇不到船舱里休息,而是直接来到战位上查看舰炮,并询问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了舰艇业务技术。
接着,刘少奇又问舰艇的速度有多快,舰长曾泉生据实回答:“能跑到18海里。”听到这里,刘少奇提出到机舱看看。当时军舰已升火待发,舱口和水密门都已关闭,里面很闷热,而且机舱的舱口很小,上下都很不方便。曾泉生觉得很为难。刘少奇似乎看出他的心思,坚定地说:“走!应当领我去看看!”曾泉生无奈,只得找了一个稍为宽点的舱口,挽着刘少奇的左臂,搀着他慢慢下去。刘少奇下到机舱,挥手向值班舰员致意。舱内机器正在运转,噪音很大,讲话听不清楚,他就贴近曾泉生的耳边问机舱温度多高、通风设备怎样、值更一班多少小时等等。最后,他关心地说:“他们很辛苦呀!”刘少奇的体贴使大家深受感动。
刘少奇从机舱上去后,军舰就缓缓离开了码头,驶进黄浦江。当时正值寒冬,江风瑟瑟,“南昌”舰全速驶入长江中流。刘少奇登高一层,在驾驶台前迎风而立,江风掀起他的大衣,吹得衣角噗噗作响。为让刘少奇看得更清楚,曾泉生把长江口海图铺开,用两条镇尺压好。刘少奇边看边问:“你们海军建设得怎样?”
曾泉生回答:“打蒋介石没有问题。”
刘少奇看着曾泉生,意味深长地说:“不能满足于打蒋介石,还要对付帝国主义……我们海疆辽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不行!”
军舰继续在奔腾的长江上前进。驶近白龙港时,曾泉生把望远镜递给了刘少奇,并指着这个港的方位,把这里的设防情况详细地向刘少奇报告。刘少奇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看了又看。
下午,军舰返航,停靠吴淞码头。在刘少奇离舰前,曾泉生请他题字留念。针对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东南沿海的斗争形势,刘少奇给“南昌”舰的题词是:“为保卫祖国的海岸而奋斗 南昌舰同志们留念 刘少奇”。在曾泉生笔记本的扉页上则写上:“泉生同志留念 学习学习再学习 刘少奇”。
踏访“鞍山”舰
1955年11月,海军部队参加了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这是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举行的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大演习。刘少奇、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检阅了参加演习的海军舰艇部队,还观看了海军航空兵和舰艇部队的海上表演。
3日上午,在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的陪同下,刘少奇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人登上了“鞍山”舰。那天,海风掀动着海水,卷起白色浪花,撞击着庞大的战舰。
刘少奇登上舰,等候在甲板上的官兵们蜂拥而上,报以热烈的掌声。刘少奇微笑着,挥动着手臂,亲切地问候大家:“同志们,你们好!”
刘少奇上舰后,走遍了每一个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