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一波:毛泽东亲自推选的37岁的七届中央委员 |
2007-12-30 08:10:14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祝 彦 |
浏览次数: |
|
|
|
|
赵戴文、赵丕廉都是薄一波在山西国民师范读书时的校长,另一个亲信梁化之则是薄一波的同学,是他们向阎锡山推荐了薄一波。
为实现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思想,薄一波等人在山西与阎锡山斗智斗勇,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工作。阎锡山这个人封建性很强,又善于权术和心计,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很不容易。但薄一波等人凭着自己的智慧,把山西的抗日局面搞得轰轰烈烈。
到山西后,薄一波很快就意识到,首先要站稳脚跟,不能搞“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要利用“官办团体”的帽子,公开地做群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造成声势,更好地发动群众,也才能更好地把阎锡山团结在抗日的阵营之中。他把这样一个思路归结为三句话的工作方针:戴阎锡山的“帽子”,说“山西话”,做党的抗日救亡工作。这条方针得到了北方局的认可。有了明确的方针,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了。首先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接办牺盟会(全称牺牲救国同盟会),把牺盟会办成我们党实际领导下的群众性抗日团体;二是创办一支完全有别于阎锡山旧军队的山西新军。
薄一波到山西后,以他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很快得到了阎锡山的器重。阎锡山为保住地盘,扩大势力,便打算在山西发展30万国民兵。按照这个计划,需要2万多个连排级干部,这些干部要通过国民兵军官训练团来培养。阎锡山将招收国民兵军官训练团学员的任务交给了薄一波等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又非常复杂的工作。如果这批学员一旦完全为阎锡山所用,那对中国革命将是很大的隐患。因此,如何巧妙地招收到这些学员而又不为阎锡山所用至关重要。
由于阎锡山曾明确要求,不允许薄一波在山西的政府和军队里发展共产党组织。为此,薄一波一方面积极组织爱国意识强、愿意抗战的积极分子参加考试,一方面在考试的内容上做文章,在录取过程中巧妙安排。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阎锡山的所谓“按劳分配”、“物产证券”是必不可少的题目,要拿出来应付阎锡山。其余的题目则都是关于抗日救亡的内容,将这两类题目混杂在一起。在录取过程中,薄一波等人内部规定:凡是答对抗日救亡题目的,80分就录取;凡是答对阎锡山那些题目的,一个也不录取。通过这种方式,招收上来的国民兵军官训练团学员大多是抗日积极分子和进步青年,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抗日救亡的骨干,有些人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优秀的军事干部。
1939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统一战线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阎锡山就明确提出了反共的想法:“不能同共产党合作,‘道不同,不相谋’。”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阎锡山告诫手下:“天要下雨,要赶快备雨伞。一落人后,就要吃大亏。”为了实现这一主张,改变联共抗日路线,阎锡山于1939年3月25日至4月22日在秋林镇召开了“秋林会议”。以薄一波为首的牺盟会、决死队的主要领导干部都参加了。
有一天,阎锡山在会上公开地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对我说:你不要看不起你过去用过的那个破车,那个破车可以把你拉到目的地,只是慢一点而已,你不要相信你现在用的那个新车,这个车可以飞得快,但也可以把你翻倒在地。”这无疑在宣称他以前依靠牺盟会和新军是错了,要抛弃“新车”用“旧车”。
从秋林回到太岳后,薄一波立即向北方局汇报了会议的情况和研究的对策。1939年8月6日,北方局专门发出《制止阎锡山之动摇与巩固山西统战的指示》。9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山西开展反逆流斗争的指示》,接着中央又用山西省委名义发出了《关于坚持山西抗战克服危险倾向的宣言》。号召干部分析形势,部署行动。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薄一波对阎锡山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山西形势得到有利于我的解决。
据薄一波回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