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毛泽东谈辣椒和红烧肉
2007-12-28 05:54: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辣椒的人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革命的,就我们共产党和红军来说,当然也包括八路军再内,四川人、湖南人、江西人最多,现在的高级干部也大半是这三个省的人,所以我说,喜欢吃辣椒的人大半是革命的。”毛泽东说到这儿,自己笑了笑,似乎感到这说法有些勉强。“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喜欢吃辣椒吧?”客人温和的问。“我没有作过调查没有发言权,听说,德国人也有喜欢吃辣椒的,他们两人可能也吃辣椒,喜欢吃辣椒,或者喜欢吃类似辣椒的东西,如芥末一类。”毛泽东夹一块红烧肉送到客人面前,转了话题,说。“你尝尝这红烧肉,是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客人尝了,赞不绝口:“这道菜油而不腻,香甜隽永,吃下肚去,感到浑身舒畅妙极了!”“这是一道好菜,百吃不厌,有人却不赞成我吃,认为脂肪太多,对身体健康不利,不让我天天吃,只同意隔几天吃一回,解解搀,这是清规戒律。革命者,对帝国主义都不怕,怕什么脂肪呢!吃下去,综合消化,转化为大便,排泄出去,就消逝的无影无踪了!怕什么!”“主席先生综合消化能力强,这样健康的身体是少见的……”客人用筷子夹了一些红辣椒送到醉里,品尝一下,说,“这辣椒和辣,但是味道很好,里面是不是放了什么作料?”“没有,只是用盐腌了一下。”“好吃。”客人又夹了一筷子辣椒吃。“可以说,我们志同道合,不仅在哲学观点上接近,在饮食方面也靠拢。秘鲁和中国虽然距离万里之遥,正象唐朝诗人王勃所说的那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客人向毛主席告别。毛主席兴趣特别浓,心情十分愉快,亲自送到门口,依依告别,这里星斗阑珊,长安街上行人稀少,已过了夜晚十二时了。

  毛泽东单独接见一位外宾,畅谈这么久的时间,并且共进晚餐,精神这么愉快,据我多年接近主席并陪主席接见外宾来看,是少有的。

  岂止是少有的。我看是绝无仅有的一次吧。毛泽东遇到有人与他讨论哲学的机会,讲到他饭碗你来了,趁此机会饱啖一餐红烧肉,谈论一下辣椒与革命之道,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也。

  红烧肉即“东坡肉”,并不是毛泽东的家乡菜,毛泽东在家乡韶山湘乡东山学校读私塾和小学时,只有砣子肉。(带皮肥肉,煮到七成熟,不放酱油,几粒豆鼓,加白辣椒或干萝卜丝下锅炒一下,炒出油,二大碗算是待客佳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提到的蛋糕席就有两大碗这样的肉。)毛泽东爱上红烧肉是1914年进了湖南第一师范以后,第一师范是一种免费并供给学生膳食的中等师范学校,膳食水平并不太低,每周打一次“牙祭”,据毛泽东的同班同学周士钊和蒋竹如的回忆,时间是星期六的中餐,是用湘潭酱油(老抽)加冰糖、料酒、大茴(八角)慢火煨成,肉用带皮的“五花三层”,八人一桌,足有四斤肉,从这时起,毛泽东就爱上了这个菜,他确实对于烹饪并无研究,甚至一窍不通,但他认为这个菜可以补脑,现代研究者聂风乔据一些资料分析,肥猪肉、瘦肉、肉皮为原料的“东坡肉”,经过料酒、冰糖的烹制,脂肪的性质,产生了质的变化,确实是美味佳肴,保健食品。

  毛泽东是湘潭人,但他的家乡韶山是湘潭、宁乡、乡湘三角地带,他母亲是乡湘人,他的口味基本属乡湘型。

  周而复所说的“凉拌辣椒”是不对的,毛泽东吃的叫“剁辣椒”,用新鲜的“五爪朝天椒”,手工剁碎,加碗腌浸,放在质量极好的双釉习水坛子里,可以保存一年,又辣、又鲜、又脆、现在在长沙市的“剁辣椒”,加了防腐性的添加剂,做工又粗糙,风味全失了。毛泽东吃的剁辣椒,显然是自制的,香而略带鲜味,周而复所说的巴西辣椒,我国海南省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名叫米椒,生吃极辣,该辣椒又叫断肠椒,即是吃多了可以把肠子辣断。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为有牺牲多壮志——毛泽东面对亲人的死亡
·下一篇:特稿: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回忆:到伟人身边(组图)
·特稿:伟大的毛泽东到底伟大在哪里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庆祝中国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开通十六周年
·骆义飚: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特稿: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姚老庚: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