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延安“挨骂”的史实 |
2007-11-14 10:08:47 |
来源:学习时报 |
作者:薛鑫良 |
浏览次数: |
|
|
|
|
民的负担”。在1941年11月6日开幕的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 上,开明绅士李鼎铭等十一人提案建议:“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经济紊乱之现象”,并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11月18日,参议会通过了精兵简政的决议。
在中共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带头行动,先后进行了三次精简。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鱼大水小”的矛盾;在减轻人民负担,减少消费支出,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面对当时十分严峻的形势,毛泽东在1942年12月明确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学各界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军民,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毛泽东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毛泽东还把大生产运动与1942年整风运动一起,称为在当时整个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节。
在1945年4月24日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毛泽东强调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从此,批评和自我批评与理论联系实际、密 切联系群众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永远保持和发扬的 “三大优良作风”。
注:笔者访谈的对象有刘志丹将军的夫人同桂荣、张思德的战友陈耀、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杨步浩、原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马锡五的亲属、原延安地委书记冯怀亮、原志丹县政协副主席白黎、老红军刘明文、老游击队员张明科、老农民边长城等人;查阅的资料有《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领袖与百姓——毛主席在陕北的足迹》、江苏文艺出版社《延安整风前后》、红旗出版社《延安秘事》、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华魂》、延安革命纪念馆《资料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延安市志》等。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