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剑英与怀安诗社诸老 |
2007-10-13 12:39:58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袁小伦 |
浏览次数: |
|
|
|
|
1941年9月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和边区参议会负责人林伯渠、谢觉哉等举行了一次宴会,革命老人和老儒硕学,济济一堂。席间,林伯渠倡议成立怀安诗社,并即席咏五律七律各一首,开唱了这个诗社活动的第一声。与会诸君随之唱和此起彼落。其中,朱婴的纪事诗有这样的句子:“主人笑谓今日好,群贤雅集意洋洋。在昔兰亭传盛事,此时延水后先望。山光水色相潋滟,物情人意费主张。”“怀安不为古人婢,愿为古人添新装。怀安不为今人笑,愿与今人共平章。”这就是现代诗史上有名的延水雅集。
怀安诗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词诗社,它是一个业余性的文艺社团,也没有什么章程、固定社员、入社手续和义务权利一类的规定。诗社的作者圈大约50来人,散于各方,其中的老一辈革命家和民主人士,如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续范亭,乃至朱德、董必武等人,被尊称为“怀安诸老”,他们以诗言志,以诗抒怀。那时没有条件出诗刊,怀安诸老写诗,自备一册,将自己的新作抄上去,送与另一人,另一人添上自己的新作,送与第三人,如是辗转传递,互相唱和,名曰《怀安诗抄》(后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开辟“怀安诗选”专栏)。他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抒发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广阔胸怀和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反映了革命战争和建设的历史,体现了他们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
诗社何以取名“怀安”,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曾做过解释:“边区建设民主政治,必须使老者能安,少者能怀。”期望延安革命者把边区建设成为一个老幼都有所养的熙熙和乐的幸福社会。至于怀安诗社在什么时候结束的,则很难有确定的日期,不过,根据诗社社长李木庵集存并计划编辑出版的《怀安诗选》的时间下限看,大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叶剑英是怀安诗社的重要成员。1941年1月11日,在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在得知新四军在皖南被包围、袭击的消息后,致电中央书记处:董老来渝,剑英四年在外,仍以能回延安参加七大为好。毛泽东收到电报后批示:董去渝,叶回。根据中央指示,1月中旬,董必武离开西安经成都赴重庆,继续协助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和重庆办事处工作。2月2日,叶剑英返回延安。2月14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叶剑英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兼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在繁忙紧张的军务之余,叶剑英积极支持和参与诗社的活动,并与怀安诸老有过诗词唱和。
1941年3月,被毛泽东誉为“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的续范亭将军来延安治病休养。叶剑英与续范亭神交已久,因而一见如故。9月,怀安诗社成立不久,叶剑英便写了《赠续范亭司令并呈怀安诸老(二首)》:其一,“孙陵碧血长青苔,阿斗昏庸事可哀。剩有残躯效李牧,雁门关外杀敌回。”其二,“投身革命将何事,老者安之少者怀。君独伤时异工部,小戎离黍托诙谐。”这两首诗热情歌颂了爱国将领续范亭的抗日英勇业绩,鞭挞了国民党政府卖国反共的罪恶行径,激励全国军民团结抗战。第一首诗从续范亭到中山陵剖腹明志起笔,抒写了他甘洒热血,献身自由的爱国壮举,接着,讽刺国民党蒋介石昏庸卖国就像阿斗一样,歌颂续范亭效法战国末期名将李牧,不顾身体伤残,奔赴抗日前线,转战雁门关内外,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第二首继续赞颂续范亭并兼及怀安诗社诸老的革命理想和高尚情操,最后用唐代诗人杜甫的感伤诗与续范亭的革命诗歌相比,指出续范亭诗作没有杜甫那样的悲观感伤,而是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抒发出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而以往被忽略的第五六句尤其值得一提,这是引用《论语?公冶长》中的话:“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怀安”一词即出于此。意思是老者得安,少者得怀,也就是说,革命成功之后,人民不论老少都能获得翻身解放,过着安居乐业的和谐幸福生活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