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就说过:“共产党员不学习理论是不行的,要想一个法子,叫“挤”,用挤来对付忙。又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就可以挂衣服了,这就是木匠师傅向木头一挤,木头就让了步,才成功的。自从木头让步以来,多少木头顶上钉子、把看不见的纤维细孔,挤出这样的大的窟窿来,可见挤是一个好办法。我们现在工作忙得很,也可以让它让让步,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个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个小时来学习。
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钻,如木匠师傅钻木头一样的钻进去,看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毛泽东还说,工作忙,就要挤,看不懂就要钻,用这两个法子对付它,学习是一定可以获胜的,毛泽东是这样讲的,实际上是毛泽东自己读书的一种实践的体会,他读书的实践,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挤出来的、钻出来的。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夫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样品学习的习惯。
毛泽东看书的时间,饭余茶后,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他都用来看书,所以,毛泽东看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下苦功的,一直到最后都是下苦功读书的。
1959年1月,一位外宾问毛泽东学习英语的情况时,他说:“我现在正在一字一字地学。若问我问题,我勉强答得上几个字。我要订五年计划,再学五年英文,那时可以看点政治、经济、哲学方面的文章。现在学了一半,看书不容易,好象走路一样,到处碰石头,很麻烦。他还对他的秘书,当时任国际问题的秘书林克同志说过,我决心学习,致死方休。他还诙谐地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毛泽东是这样说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直到1956年病危的时候,他也没有中止读书。毛泽东最后读书的时间,根据当年有关的记录是1976年9月8日早晨,也就是在他老人家临终前一天的5时50分,是在全身布满多种监护抢救器械的情况下读的,读了7分钟。毛泽东辞世离开人间的那一刻,也就是他老人家读书学习生活结束的时刻。毛泽东同志这种活到老、读书到老、学习到老、生命不戏,读书学习不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各位网友,我深深地感到,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读书学习的一生。从1976年9月8日晨,也就是在他老人家临终前一天的5时50分,在他全身布满了多种抢救器械的情况下,还读了7分钟的书,可见毛泽东是至死方休。
毛泽东终身酷爱读书,毛主席身边从来没有离开过书。胡耀邦同志曾听了我介绍毛主席晚年以惊人的毅力顽强读书的情况后说:“像毛主席这样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戏,读书不止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
毛主席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一个共产党的代表。
如今,毛泽东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读过的这些书还在,见书思故人,见书念故人,故人读书时的神态笑貌、顽强毅力、勤奋刻苦的精神等至今犹在我们的心中。
各位网友,关于毛主席晚年读书的情况是十分丰富的,我根据毛主席晚年读书的情况写过一,1972年的时候我写过一书,书名叫《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毛泽东晚年读书的有关实际情况,刚才十种晚年读书的情况向广大读者进行了实况转播,如果各位网友有兴趣的话,请您看这本书,比较详细。还有一本是《毛泽东怎么读二十四》的,也是在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的基础上,把专门对《二十四史》的,配合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史,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领导干部多读历史这个号召,为了配合这个,我自己写了《毛泽东怎么读二十四史》这本书,也全面介绍了毛泽东怎么读《二十四史》,为什么读《二十四史》,读《二十四史》有什么批注等等,我写得比较详细,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翻阅。
各位网友,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今天只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