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查研究“是决定政策的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毛泽东在早期调查中撰写《调查工作》一文时就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就是说,一切决策、论断、结论,都来自于调查研究;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经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在谈到我们党的成功经验时曾经说过:“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做调查研究比较认真一些,注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调查研究,情况明了来下决心,决心就大,方法也就对。”为此,他在1961年1月召开的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倡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重新强调:“情况明。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情况不明,一切无从着手。因此要摸清情况,要做调查研究。”(《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34、235页)他批评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决策上发生缺点错误,根本原因在于放松了调查研究工作,“满足于看纸上的报告,听口头的汇报,下去的时候也是走马看花,不求甚解,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根据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或者片面性的材料作出一些判断和决定”。他在谈到自己的实践经验时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他明确指出:“要是不做调查研究工作,只凭想象和估计办事,我们的工作就没有基础。”
(三)调查研究是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前提,“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恶习,不断地侵袭着党的肌体、影响党的作风。毛泽东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提出的各种克服上述坏习气的办法中,调查研究,就是一个基本的办法。1941年8月1日,毛泽东在起草《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时表示:“党内许多同志,还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还不了解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还不知道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与掌握政策,而情况如不了解,则政策势必错误。”为了在全党确立好的风气,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出:“要使同志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
(杨明伟 作者系《党的文献》常务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