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东湖影响世界——毛泽东在东湖梅岭的日子
2013-12-27 01:20:17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记者蒋绶春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2月22日,东湖梅岭,毛泽东故居陈列馆游人如织。

杨开慧与年幼的毛岸英(右)、毛岸青在一起。

    小资料

    东湖梅岭故居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南局负责人邓子恢、李雪峰准备盖招待所,看中东湖梅岭南山临湖的一块荒地。经过修整,1952年,在此盖起一座凹型青砖瓦房,即南山甲所。

    1958年,湖北省委在离甲所不远处扩建东湖宾馆,1959年底梅岭一号竣工,随后梅岭二号、三号相继竣工。

    1953年2月,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来武汉,下榻原中南局招待所,即现在汉口惠济饭店内的一栋平房式别墅。1956年5月起,毛泽东来武汉都下榻南山甲所。1960年起改住梅岭一号,直至1974年。

    (图片均由东湖梅岭毛泽东故居陈列馆提供)

    12月26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伟人毛泽东的诞生而变得不平凡。

    连日来,武汉东湖宾馆,前来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游人络绎不绝。据最新考证,从1953年2月至1974年10月,毛泽东先后48次到东湖,最长的一次住了178天,累计居住时间仅次于北京,东湖宾馆也因此曾被人们称为“湖北中南海”。

    毛泽东在东湖梅岭的故居看上去并不起眼。周边古木参天,茂密的枝丫覆盖着几幢低矮的石头房子,她宁静,内敛,但张力磅礴。她伫立在东湖一隅,抬眼即是烟波浩渺——面积33平方公里、全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中湖。远处,左有磨山,右有珞珈山,水汽蒸腾,气势如虹。

    谁能想到,有多少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的大事,就发生在东湖梅岭?

    1 提议邓小平第二次复出

    东湖梅岭毛泽东故居陈列馆内,挂着数百张照片,纪录了毛泽东在这里运筹帷幄的历史瞬间。

    陈列馆馆长郑敏庭研究这段历史十余年,访问过毛泽东在东湖期间的几乎所有健在的工作人员、毛泽东的专职摄影师,研究文字70余万。他对这些照片及背后的故事如数家珍。

    记者问,在东湖梅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郑敏庭讲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毛泽东在此提议邓小平第二次复出。

    那是1974年7月至10月,毛泽东最后一次住在东湖梅岭,其间前后接待了5批来自第三世界的国家元首及政要,有3次邓小平作为陪同团团长出席。毛泽东在中外媒体记者面前称赞邓小平:“绵里藏针,柔中有刚,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

    邓小平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直至1973年才恢复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次年7月,毛泽东来到东湖梅岭后,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将邓小平推到党政军领导的第一线。10月4日下午,他让秘书电告北京,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邓小平这次复出,为后来主持中央工作、担当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埋下了历史性的伏笔。

    “这是毛泽东在东湖梅岭所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郑敏庭说。

    2 最先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影响深远。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最先由谁提出?一直是一个谜。

    这篇评论员文章原本是一篇学术论文。文中说,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后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毛泽东还在《实践论》里说过:“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

    其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话,也是毛泽东最先提出来的。郑敏庭告诉记者,1963年11月,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在东湖宾馆写《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五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此文打印出来后,毛泽东修改时,加注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本来就是一个大哲学家,他改完这篇文章,很高兴,还在东湖边照了一张相。这张照片如今也挂在毛泽东故居陈列馆内。

    该文原稿现保存在中央档案馆。2005年,郑敏庭专程到该馆查阅,找到了毛泽东亲笔书写的这段批语。

    3 指挥炮击金门和华沙谈判

    1958年,中东局势骤然紧张。美国一面入侵黎巴嫩,一面支持蒋介石骚扰大陆。蒋介石扬言要反攻大陆,从美国买来U2高空侦察机,还经常轰炸福建沿海,并空投特务。此前,美蒋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第七舰队也开到台湾海峡“巡逻”。

    这年4月,毛泽东由重庆乘“江峡”轮到武汉后,下榻东湖梅岭南山甲所,就一直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经反复思考,毛泽东将目光锁定在金门,决定从这里入手,“直接对蒋,间接对美”。

    8月23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一声令下,几万发炮弹射向金门。4天后,艾森豪威尔发表讲话,美国将注意力从中东转至远东。9月,毛泽东离京来汉,在南山甲所就炮击金门和中美华沙谈判问题给周恩来、黄克诚写信。他提出炮击金门集中打与打零炮相结合的策略。9月15日起,中美代表在华沙谈判,我方要求美国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撤出在台湾海峡的一切武装力量,不再向我领海领空军事挑衅。

    这一仗一直到1979年元旦才结束。中间停停打打,打打停停,边谈边打,毛泽东将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彻底挫败美国“划海而治”分裂中国的意图。后来,军事界称之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毛泽东后来曾说,炮击金门,就是要帮助蒋介石守好金门。在接受采访时,郑敏庭分析:“当时毛泽东如果收复了金门,就中了美国的计,台湾肯定独立;不收复金门,让蒋介石拥有金门这个‘反攻大陆’的基地,从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当历史的硝烟散去,更显现出毛泽东的远见和高明。”

    4 构想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

    1953年2月16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到武汉,视察了汉水两岸,坐木船浏览了东湖。19日,在汉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接到中南局通知,让他陪同毛泽东登上“长江”舰,前往南京。

    在“长江”舰上,毛泽东问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水给北方?林一山展开一张长江流域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草图。毛泽东的目光缓缓掠过图上标注的众多待建水库群,定格在三峡峡谷,他指着草图问:你觉得,这么多支流水库加起来,能不能抵上在三峡修建一个大水库?林一山回答,从防洪效益上来讲,这些支流水库加起来也抵不上在三峡修一个水库。

    轮船快抵达南京时,毛泽东对林一山说:三峡问题暂时不考虑开工,我只是先摸个底,但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

    随后林一山即派出勘察队,经多次考察,先后设计了三条可能的引水线路。其中一条就是在丹江口建水库,引汉(水)济黄(河)。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颁布,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调。同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初期工程在1974年全部完成,运行至今,这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奠定了基础。

    从1953年至1958年,毛泽东来武汉和下榻东湖梅岭期间,多次召见林一山,探讨修建三峡大坝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构想,并称林一山为“长江王”。

    不过,由于泥沙淤积的问题没有解决,再加上技术、资金、国际环境的限制,毛泽东一直没有下决心上马三峡工程。

    5 接见64国的94批外宾

    据东湖宾馆资料显示,从1958年至1974年,毛泽东先后在此接见了来自64个国家的94批外宾,其中13批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率队,9批由副总理、副议长或部长率队,还包括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韩素音等许多国际知名人士。

    特别是,金日成先后6次来东湖,毛泽东接见了4次,另有2次是金日成路过武汉,出于对东湖的喜爱,就下榻在东湖宾馆;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先后13次下榻东湖宾馆;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也多次来东湖宾馆住宿。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66年7月,毛泽东在东湖梅岭接见了出席“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的160多名代表,这些代表来自52个国家。

    这些历史性的瞬间,都被摄影师抓拍了下来。照片如今都挂在东湖梅岭毛泽东故居陈列馆内。

    在梅岭,毛泽东还两番接见蒙哥马利。在二战中,这位英国陆军元帅曾成功指挥了北非阿拉曼战役和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诺曼底登陆。他十分想了解毛泽东对世界形势的看法,毛泽东坦率地一一作答,他表示,中国即使强大后,也不会向外扩张,去侵略别的国家。这些谈话,经西方媒体报道后,在世界产生很大反响。

    毛泽东钟情东湖之谜

    毛泽东为什么这么偏爱东湖?这至今还是一个谜。记者采访多位研究人士,试图寻找答案。

    一是楚文化情结。

    毛泽东是湖南人,少年时深受湖湘文化影响,而湖湘文化是从楚文化分流出来的区域文化形态。湖北则是楚文化中心和发祥地。屈原流放时,曾在东湖边行吟。毛泽东还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熟读了屈原的《离骚》,对屈原无限欣赏。站在屈原放逐之地,面对烟波浩渺的东湖,毛泽东何尝不曾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二是革命经历情结。

    建国前,毛泽东至少6次到过武汉。早在1911年武昌首义时,18岁的毛泽东就准备赶到武汉参加革命军,因交通断绝而折回长沙,参加了湖南新军。从1918年至1922年,毛泽东去北京、上海和返乡途中,又多次路过武汉。其中,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到武汉时,住在恽代英创办的“利群书社”,并深受启发,回长沙后创办了“文化书社”。1926年末,毛泽东在武昌红巷筹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次年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又发动“七一五”政变,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可以说,武汉是毛泽东成为一位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摇篮。

    三是杨开慧情结。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周恩来总理与乌兰牧骑
·下一篇:贺龙:“这首先是我的责任”
·特稿:伟大的毛泽东到底伟大在哪里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八
·特稿:庆祝中国晶牛毛泽东思想网开通十六周年
·骆义飚: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特稿:主席长征黔东南——简述毛泽东及中央红军军委纵队经过黔东南(组图)
·舒国康、竹枝强: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特稿:感悟毛泽东思想之七
·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姚老庚:1935年10月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鉴赏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