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自述简历:我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女儿。1937年的春天,我出生在陕北延安。那时侯,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因有父亲和母亲的关爱,对我来说,是一种无比的幸福。1940年初冬,父亲送我去苏联看望母亲。1947年回到祖国。1949年春,回到父亲身边。我在父亲身边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我先后在国防科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先后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昨天,李敏和她的儿子孔继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专访。采访完毕,李敏委托记者,代她向《重庆晚报》读者问好,并向山城市民拜年!
“父亲的爱,伟大而无私”
记者:由于父亲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孩子们能够享受到的父爱,应该说也是比较特殊的。李女士对此有何感受?
李敏(十分激动):父亲的爱,伟大而无私。这可以从儿时两件小事说起。
对于我的出生日期,一直有1936年冬和1937年春两种说法。比如英国人Dick Wilson在《毛泽东》一书(中央文献出版社)中称,“他们的第5个女儿(毛泽东与贺子珍共生了6个孩子,但其他5个不是死了就是丢了。)是在陕西怀上、于1936年夏埃德加·斯诺访问期间出生的”;然而爸爸却记忆犹新:是在1937年春天出生的。可见孩子在日理万机的爸爸心中的位置。
在我出生后几个月,母亲去了苏联。1940年初冬,父亲送我去苏联看望母亲。
尽管当时我只有三岁,但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早晨,四个去苏联的孩子——我、朱德伯伯的女儿朱敏以及罗亦农和王一飞烈士的儿子罗西北、王继飞上路了。汽车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奔跑,屁股像跨在野马上似的颠动,一不小心脑袋就碰着了车顶。可父亲全然不顾,紧紧地抱着我。
冷风从没有遮拦的旷野阵阵刮来,叫人睁不开眼睛。天真冷呀,父亲的大手轻拂着我脸蛋上的浮尘,好暖和。他从出门就抱着我,却没有什么话。这时,他心里想什么……
机舱门不知什么时候关上了。猛地一阵颤动,还没等我们醒悟过来,飞机已升上天空。
爸爸呢?怎么都不见了?后来才明白:怕伤心离别的父亲,帮我们放好行李,趁我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新奇的飞机上时,就悄悄离开了。
一封回信
“读爸爸的回信,我泪如雨注”
记者:父亲给你写过信吗,最早是什么时候?
李敏:我去莫斯科后,由于环境恶劣,与国内联系不畅,再加上我年幼不会写信,所以无法给父亲写信。直到1947年回到祖国,我才开始学中文。不久,我用所学不多的汉字,给爸爸去了一封信:
毛主席:
大家都说您是我的爸爸,我是您的亲生女儿。但是,我在苏联没见过您,也不清楚这回事。到底您是不是我的亲爸爸,我是不是您亲女儿?请赶快来信告诉我。
娇娇(我的小名)
父亲读完信后哈哈大笑,他怕写信耽误时间让我着急,于是用电报发来一封回信:
娇娇:
看到了你来信,很高兴。你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你一定长大长高了吧?爸爸想念你,也很喜欢你,欢迎你来,希望你赶快回到爸爸身边来。
毛泽东
“读着爸爸的回信,我泪如雨注。这封信,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文房四宝
“他严格的管教,让我受用终身”
记者:在与父亲共处的日子里,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李敏:在与父亲共同生活的日子里,父亲对我来说既是慈父又是严父,他细心的关爱,给人温暖;他严格的管教,让我受用终身。他要求我做一个普通百姓、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他是这样要求我的,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包括我的孩子们,也是这样,做一个普通百姓。
我是1947年回到祖国的。1949年春,回到父亲身边,住在中南海丰泽园。
丰泽园清雅秀美,古朴淳厚,是一座正方形四合院套院,里面的菊香书屋、紫云轩是父亲工作、读书、生活的地方。我在这儿也住了十四个年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