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重新划界之前,中俄边界十分混乱,尤其是珲春河至图门江口的五百余里地段无一个界碑,有的地段呈有界碑,但沙俄一再命人偷偷将石界碑向南移,每次都是趁夜色刨出界碑,用马向南驮,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马驮界碑”。
(倭字牌)
光绪十二年勘界时,俄国人又故伎重演,在今东宁的三岔口瑚布图河口,托伦托哷发现俄人 有意将“倭”字碑向中国境内移动了四里,他马上高声制止这种明火执仗的侵略行为,然而,俄官舒利经(边境官)并未理会他……面对这样的国耻大辱,托伦托哷纵身跳人树立国界碑的土坑内,大声疾呼:“我身可埋,界不可移!”“托公舍生护国界”的英雄壮举,感动了东宁当地百姓,说:“如果每一个清朝的官吏都像托伦托哷一样寸土不让,中国就不会失去一寸土地!”
容山如何帮助吴大澂勘界?容山以及其后代的命运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