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福粄印模。邹善衡供图

红军福粄印模。邹善衡供图
在福建省连城县四堡镇,流传一段90多年前雾阁村仕衡公老屋里50余位男女老幼齐心赶印红军福粄,支援红军打击国民党军第十九路军谢琼生部的历史故事。
红军福粄长什么模样?老人安远叔公曾诠释了一段历史。原来,是用印制中秋月饼的木质印模印制出来的福字米粄。
历史翻回到1933年,6月初,蒋介石国民党军开始实施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当年7月,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由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第十九师、闽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组成东方军东征福建。
1933年1月下旬,中共中央由上海迁至瑞金,博古(秦邦宪)以临时中央负责人身份兼管苏区中央局的工作。他对前方反“围剿”的作战指挥进行干预,提出所谓“先发制人”的方针,要求红军部队转移到江西省抚河西岸,攻占敌重兵据守的江西南丰和南城。 同年7月1日,中央军委命令以红三军团和第十九师组成东方军入闽作战,由彭德怀兼司令员,滕代远兼政委、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主力部队由广昌地区出发,于5日到达福建宁化以西地区开始在闽作战。 当时,国民党驻福建部队主要是第十九路军指挥的第四十九师、第五十六师和新编第二师第四旅。
部分红军东方军从宁化等地向南移动至四堡、北团等地集结,以战斗威逼国民党十九路军加入到抗击日寇的统一战线阵营。当时,驻守在四堡的国民党军是第十九路军谢琼生部,他们驻扎在双井村关帝庙一带,部署兵力在教堂背后山挖战壕、筑地堡,另一个加强营(半个余团兵力)抢占雾阁登高山前峰,妄图阻止东方军南移。雾阁登高山主峰海拔600米左右,东西两面山势陡峭、前面视野开阔,主峰即可观察雾阁村全景和南端双井、上堡等村,北端可瞭望马屋、赤土岗一带,居高临下控制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地形十分有利。
时为农民开始夏收夏种。7月27日,东方军接到命令:驱逐占据四堡的国民党十九路军464团,打击敌军顽固分子谢琼生和吴疤苟部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争取有抗日意向的国民党十九路军主力联合北上抗日。以彭德怀为总指挥,滕代远为政委的东方军在宁化就获悉十九路军464团顽固分子谢琼生妄图在四堡阻击红军南移的军事布防态势详细情报后,在长校召开临时军事会议,很快做出智取四堡雾阁登高山的周密作战部署。
南移的红军主力兵分两路进入雾阁村。一路由士兵打着红旗在雾阁祠堂霸里、斜风路、南龙街一带来回游动造声势迷惑登高山上守敌,另一部分人员从雾阁岗上秘密进入竹篱岗里仕衡公祠屋和邻近民居,迅速在雾阁村内设立指挥部,漏夜布署作战细则。为了麻痹敌军,红军在雾阁村衡仕陂、乌石段一带田畴间,将两个战斗连分散多点、依靠田坎或水圳为掩体,时不时用轻机枪或步枪向双井村教堂背山顶守敌间歇性无规律地点射以迷惑敌军,形成一华里距离的田畴进攻态势,重点吸引敌军指挥官注意力与消耗守敌弹药,使其处于既紧张又疲惫的状态。夜间红军以班为单位分散在衡仕陂、乌石段、洋里、四溪陂、石壁下、杉子排里一带佯攻扰敌,弄得登高山上敌军疲于应对,焦头烂额。如此迷惑敌军的消耗战坚持了3天3夜。而此时,红军尖刀营已在登高山西面第二主峰山头挖好战壕,准备东西夹击敌军。
为了支援红军打击国民党十九路军464团敌军。居住在老屋里(当地村民的仕衡公、杨雍公、杨丰公等祖屋)的村民迅速腾出厅堂及横屋房间,纷纷取出大米蔬菜,在竹篱岗里垒灶为红军官兵做饭。听说有红军坚守阵地埋伏在雾阁村衡仕陂、乌石段一带田畴间佯攻扰敌,红军战士不便集中吃米饭,三餐吃饭没有保障。在仕衡公厅住户之一的恒茂、恒德兄弟想到新主意——做米粄,可解决红军三餐吃饭难题,既方便多点扰敌的红军战士分散用餐,又不易暴露设点扰敌的红军战士。
做米粄?烹制工序较为复杂。要浸泡大米、磨浆、熬煮粄坯、蒸熟......。恒茂、恒德兄弟说“发动住在附近的全族男女齐动手!”于是,安远、大远、绍远、细远、恒梓、恒裕、恒宽、恒鑫、恒庚、恒均、恒抚、恒济、恒光、善柱、善曲等青壮年与少年儿童聚集在一起分工协作。在浸泡的粳米和糯米中加入黄栀子、槐花米等防暑消暑的中药材。青壮年负责用磨米粉浆的3座石磨突击磨米浆;由马桂蘭、黄冬莲、黄啟莲、江清娥、李玉哩、江碧清、李翠仙、江碧清、春莲、招桂、云英等中青年妇女分别用6口大铁锅煮粉浆制粄坯。传统做粄的方法是把粉浆搓成长圆米粄筒,然后用麻线绕一周割出小碗大的圆粄坯。此法繁杂工效低,恒茂又想到一个新主意:用印中秋月饼的木刻印板印制,既快捷又均匀。于是,恒梓找来3个印板,有人搓粄团,有人抹茶油,有人印粄坯,有人蒸米粄。一条龙作业,很快就印制蒸好首批2000多个带“福”字印记酷似月饼的米粄,挑选6位青壮年戴着大竹笠,挑着洗净的谷箩,内装“福”字米粄、盖上热湿布帕的米粄担,分送到衡仕陂、乌石段、洋里、四溪陂、石壁下,直接分发给值守扰敌的红军战士手中。50余位男女老幼持续3天齐心赶印福字红军福粄,糯软、筋道、鲜香米粄,既不用碗筷又不粘牙,十分方便随时食用,大大鼓舞了红军士气。红军东方军智取四堡雾阁登高山大获全胜,歼敌200余人,缴获了敌军4挺重机枪和100多枝步枪及部分子弹。彭德怀司令员,滕代远政委等红军首长吃了“福”字米粄后赞赏有加,称其是“红军福粄”。雾阁村仕衡公老屋里男女老幼齐心赶印红军福粄,支援红军打了大胜仗,成为一段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本文据邹金晖等提供资料整理)。
|